仲夏时节,站在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的山梁上举目远眺,一座形如巨轮的古堡坐落在凤凰山头,矗立在碧水蓝天之中。山下,一座月牙状的水坝静默在古堡脚下,与之相映成趣。
中岔村位于甘谷县北部山区,距离县城20多公里,因拥有一座300多年的古堡而闻名。近年来,中岔村依托古堡以及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从农耕文化着手,全力绘就“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农耕文化旅游蓝图,助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走进中岔古堡,一堡三院,相得益彰。前院文化园内,碑刻成林、墨香氤氲;中院是百年古庙——关帝庙和戏曲舞台,恢弘大气、庄严肃穆;后院则是正在建设的农耕博物馆。
“博物馆旨在弘扬农耕文化,传承传统美德,教育子孙后代,推动社会进步,分为农耕体验区、农耕集萃区两个板块和一个乡愁馆。”负责人程碎想说。
农耕博物馆里,收集了古堡防御时期的部分器械及犁、耙、镢头、风车、扁担、马灯等近千种近现代农具,它们被分门别类地陈列在不同主题的小展厅内。
一件老物件就是一段动人的故事。指着一辆老纺车,78岁的程润儿老人向大家讲起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那时全家人的穿衣就全靠母亲的双手和这辆一天到晚‘吱扭吱扭’响个不停的老纺车,缺衣少食的情况经常发生,现在的生活条件要比以前好成千上万倍,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逢年过节,高亢嘹亮的秦腔响彻山谷,堡子里游人如织,四面八方的游客赶来逛庙会,看戏曲、赏书画、吃美食,无不欢乐。这时候,身在异乡的村里人也按捺不住思乡之情,纷纷赶回家乡,探亲访友,寻找心灵的慰藉。
程世雄也是“思乡鸟”之一,家乡的山山水水曾给了他很多美好回忆和无限遐想。今年,在县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主动请缨,修建农耕文化博物馆,打造集古堡游览、垂钓、农耕文化体验、碑刻欣赏、民俗展演、特色饮食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为了提升档次,打造全市一流的农耕文化旅游园,他还率先将自己收藏的契约、陶罐、铜车等百余件物品捐献出来,并带动八方乡邻无偿捐献各类生产生活用具5000余件。同时,收集陕甘两省及部分国内书法名家作品上百余幅,并碑刻成林。
浓郁的文化气息,给这座见证了沧桑巨变的古堡增添了丰富的人文情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它焕发出新的生机。
如今,农耕文化博物馆已成为人们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好去处。那些被历史遗忘了的老物件,深深地吸引着游人们的眼球,成为大家回望过去、品咂沧桑岁月的文化遗珍。而中岔村,也以它独有的方式,浓墨重彩地勾勒乡村旅游蓝图,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群众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天水在线编辑:李俊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