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甘谷>>正文
【道德模范风采】张维林:五个创新架连心桥 十万农户走脱贫路(图)
(2018/4/19 18:08:24)  来源:甘谷县新闻中心  打印本页

  【开栏语】近日,由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组织开展的道德模范评选揭晓,王勇等1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道德模范获此殊荣。这些道德模范事迹突出、品德高尚、群众认可度高、示范引领作用大,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树立了学习标杆。从即日起,甘谷新闻网开设“道德模范风采”栏目,集中报道道德模范可歌可泣的事迹,生动展示他们鲜活的形象,持续深化道德模范学习宣传,从而在全县营造人人争当道德模范,人人争学模范事迹的良好氛围。

  张维林,男,汉族,197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甘肃省甘谷县腾达实业公司董事长。

  十多年前他走出贫穷山村,怀揣创业梦想与劳务结缘。十多年后,他联合周边40多个县区,每年输转农民劳务工上万人,成为全省数一数二的“劳务红娘”。他首创全国劳务输转400云平台,用精准劳务托起了10万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梦。他创建的劳务输转“五位一体”模式,被中共甘肃省委《甘肃信息·决策参考》向全省转发,引起强烈轰动。全国政协、国务院扶贫办等国家有关部委和其他省市领导,纷纷来到甘谷开展调研和考察,有力的推动了全省用劳务输转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步伐。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国家媒体向全国报道了他们的运用“五个创新”,开展劳务输转的先进事迹。十多年来,他的成功印证了诚实做事的理,践诺必行的信。

“五位一体”形成劳务输转新模式

  张维林出生在甘谷县谢家湾乡张家沟村,这里山大沟深,自然条件严酷,经济落后。17岁那年,他第一次离家来到江苏,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他从干搬运、搞销售做起,到介绍老乡进厂务工,萌生作劳务输转的打算,再到成立专门的劳务公司,每年输转务工人员几百人到几千人,成为全市全省数一数二的劳务经纪人,张维林不仅圆了自己的创业致富梦,更带动了甘谷山乡群众一同走上了劳务精准脱贫的“康庄大道”,他也因此荣获“全国创业之星”、“甘肃省金牌劳务经纪人”、“甘肃省第六届创业带头人”等殊荣。

  打造品牌劳务,开展劳务输转,帮助更多的农民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是张维林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多年打工和做劳务经纪人的过程中,他深深地体会到,没有技术的劳务工去南方只能当小工、出苦力。为了培育技能型、复合型劳务工,打造品牌劳务,2011年,他将大智公司年加工20多万套工装的服装厂引资迁移至甘谷、清水和武山进行加工制作,探索开展劳务招商,实现了本地人家门口务工挣钱的梦想。2012年,大智公司又将价值400多万元的5套塑胶模具冲压教研教学设备运到甘谷腾达技校。2013年正月16日,张维林调来63辆大巴,排成长龙,从甘谷出发,通过天水、宝鸡、西安、郑州、南京,一路浩浩荡荡的奔赴苏州,一次性输转农民劳务人员4300多人,成为甘肃劳务输转历史上最亮丽的风景线。甘谷县委、县政府专门划拨了10亩土地,用于培养高技术劳务人员。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了“招工—培训—输转—维权—引资“五位一体”的全省劳务输转新路子,和“订单式输转、学徒制培训、市场化运作、一条龙服务”的劳务输转模式,被中共甘肃省委《甘肃信息·决策参考》向全省转发,引起强烈轰动。

  劳务人员的安全,是张维林最为操心的事情。张维林提出,劳务输转“一个不能少”的原则,必须保证每个劳务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有一次,张维林在甘谷接到长途电话说,一名劳务人员因突发疾病,昏倒在地。张维林立即指示送往务工城市最好的医院,并连夜开车到西安机场,坐早晨第一时间的飞机赶往务工地点,到达医院后,张维林积极与医院大夫取得联系,共同制定医疗方案。家属赶来后,又为家属提供一切帮助,张维林三天三夜几乎没有合眼。医院大夫得知赶来的是千里之外的劳务负责人时,伸出大拇指说,要不是张维林及时赶到,提供一切支持,这孩子就有危险了。2个月后,孩子病愈出院,张维林按照标准,垫付了工资,而且为家属发放了补贴,孩子的父亲拉住张维林的手说,你就是孩子的再生父亲啊!劳务输转“一个不能少”的原则,不仅是人文关怀,更是一种正能量,为张维林的劳务输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运用“互联网+劳务输转”,首创400云平台

  多年的劳务输转实践,张维林认识到,要做好劳务输转,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就业模式多元化,就必须及时准确掌握丰富的就业信息。为此他充分发挥职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确定专人负责筛选、整理和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向贫困村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指导。积极与中国移动、平安保险、甘肃银行等大型企业深度合作,充分运用“互联网+劳务输转”,首创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天水劳务400云平台,建立务工人员信息采集网点400多个,建立了庞大的务工者个人信息数据库,实现了用工企业与务工者精准对接、精准就业。

  天水劳务400云平台组建以来,张维林为每名受训学员免费提供了一部手机、购买了一份保险、办理了一张银行卡,每月赠送话费20元,最大限度为学员提供精准就业便利。400云平台不仅实现了用工企业与务工者精准对接、精准就业,而且为务工者寻求维权保障提供了最大化的便利。学员到企业就业后,遇到任何困难和问题,都可以通过400云平台进行维权投诉,校方接到投诉后,将学员反映的情况第一时间向企业驻厂教师进行反馈,并督促尽快解决问题,让学员可以足不出户进行举报、申诉、维权,实现了矛盾调解信息化、法律维权“零距离”。目前400云平台已发布企业200多个,用工信息上万条,储备人力资源信息10万余人。

抱团取暖,甘肃四十多个县区实现“劳务同盟”

  开展劳务输转,仅靠甘谷一个县的人力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调动周边县区的积极性,进行抱团取暖,形成劳务输转的区域化、装口化、优势化。2014年10月张维林牵头成立了天水劳务产业协会,并担任会长。协会涉及甘肃东部3个市的12个县区,辐射带动人口500多万人,成立了秦州、清水、张家川、成县等14个县级分会,每年输送务工人员8000余人。甘谷做为天水劳务产业的龙头分会,在各乡镇、各行政村建立了405个劳务招工点,负责天水地区和定西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2017年4月张维林当选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新一届会长,至此,甘肃80多个市县的劳务输转的这项产业、这盘棋,将通过张维林的“创新模式”,开始活了起来。张维林3个月内,一天一个县,已经跑完了全省40多个县,甘谷执行总部开始运行了,各市州、各县区劳务同盟纷纷建立了,甘肃劳务输转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到来。此外张维林的腾达实业已与江苏巨腾国际、波司登制衣、昆山联涛等多家上市企业签订生产协议,成功引进电子配件加工生产线10条、制衣缝纫组3组,年产值达到1千万元以上,实现本地培训就业千余人,真正开创了全省劳务招商的先河。

为贫困农民开展带薪培训

  针对农村一直存在的培训难、就业难等实际,2016年以来,首创了腾达独特的培训模式——“带薪培训”。开展了电子装配工、缝纫、种植、养殖、驾驶等多项专业技术培训,共免费培训6000多人,其中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带薪培训”,共为3600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发放培训工资400多万元。这项培训模式为全国首创。

开展跨国劳务,为精准扶贫再添辉煌

  为了进一步扩大劳务输转渠道,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力,去年上半年甘谷腾达实业成立了对外劳务派遣有限公司,开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腾达对外劳务派遣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境外劳务咨询、培训、派遣,截至今年6月,已经向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有序输出劳动力27人。

  辛勤的汗水结丰果,“六大积累”全面提升。一是截至2017年6月的10年间,张维林共输送甘谷、清水、武山、成县等14个县区的农民劳务人员10万多人次,按每年人均工资3万元计算,每年为贫困家庭挣回人民币3亿多元。10年时间共为贫困家庭挣回人民币20多亿元,直接使10万贫困家庭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有许多贫困家庭的子女已经在东部发达地区结婚买房,成为城市居民。据统计,通过张维林的培训和输转,14个县区直接脱贫的村达230多个,脱贫户10万多个,脱贫人数超过50多万人,辐射带动贫困群众达200多万人。二是“六大积累”全面提升。通过劳务输转,原来老实巴交的农民气质几乎脱胎换骨,变成了精明能干的工人,实现了信息、资金、知识、技能、观念、气质“六大积累”的全面提升,14个县已有1000多人回乡创业,办公司、建果园、开商店、办驾校、搞运销、做服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达到了“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效应。对此张维林动情的说,劳务输转是西部贫困地区最直接、最有效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张维林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一生只做一件事,腾达人永远在路上”。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一个干了20多年劳务输转的张维林,能当选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新一届会长,这不是偶然的,是他坚持不懈做劳务的结果,是他“五个创新”的生动体现。张维林将继续凭借责任与担当,为精准扶贫而谋,为精准脱贫而战,通过自己的智慧与汗水,浇灌出一片又一片“点点滴滴都是爱,春风化雨皆是情”的希望田野。用他的行动向人们阐述:“为什么我的双眼总是包含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天水在线编辑:付丽丽)

摄影相关图片
三月的天水,玉兰花开正艳(图) 天水伏羲庙春祭精彩纷呈(图) 天水自古出女神,有诗为证(图) 天水白娃娃烨冉(图) 天水的年是一场全民狂欢!(图) 这样的天水年,是否如你所愿!(图 自由路的玉兰已经含苞待放(图) 戊戌年春祭伏羲之送神仪式(图) 为浓浓的秦州年点赞(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