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甘谷>>正文
【中国甘肃网】停泊在毛家坪遗址中的秦车马(图)
(2016-8-1 9:46:22)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冯玉雷  打印本页

停泊在毛家坪遗址中的秦车马

——第十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纪行

  秦文化最影响深远,中国以“秦”为界划分历史分期,精准!

  清晨看完石岭峡博物馆,即向甘谷磐安镇出发。细雨濛濛,渭河溅溅。古道,公路,铁路都随着河谷形势延伸。下高速,先到考古队整理文物的现场参观,然后奔赴久负盛名的毛家坪遗址。这处遗址最初发现于1947年,1982年、1983年分别发掘,发现以彩陶为特征的石岭下类型遗存、以绳纹灰陶为代表的周代秦文化遗存和以夹砂红褐陶为特征的西戎文化遗存,迄今为止,共探明墓葬遗址千余座,清理春秋、战国时期墓葬199座,发掘车马坑5座,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青铜器、骨器等各类小件文物1000余件。

  其中一座车马坑遗址供人参观。场面异常惨烈。两匹马驾车,其中一匹马似乎绝望认命,另外一匹烈马却头部扬起,拼力挣扎。虽然时过三千年,但以马车殉葬时的战马嘶鸣声仿佛还在朱圉山下回荡。秦人为周朝戍守西陲,驯养战马,这些生动情景在史书和文学作品中都有所反映。《汉书·地理志》说:“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逼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崇尚)气力,以射猎为先。”《诗经·秦风》是秦国华夏族民歌,诗中有尚武精神和悲壮慷慨的情调,大致产生于春秋初至秦穆公这160年间。秦风包括《车邻》、《驷驖》、《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权舆》,10首诗中有6首涉及到车、马、玉及音乐。以前读这些诗歌,只是在文学、美学方面,对它们赖以存在的主要文化元素却忽略了。

  《驷驖》描写秦国国君出猎,驷指套着四匹马的车,驖(音铁)是毛色似铁的好马,輶车是一种轻便的车。关于《小戎》的主题思想主要有赞美秦襄公说(《毛诗序》等)、赞美秦庄公说(魏源《诗古微》)、慰劳征戎大夫说(丰坊《诗传》)、伤王政衰微说(朱谋玮《诗故》)、出军乐歌说(吴懋清《毛诗复古录》)、爱国思想说(陈铁镔《诗经解说》)、怀念征夫说(刘沅《诗经恒解》等)等。从描述的出征场面中,我们看到了骐、馵、骝、騧等分黑、白、赤、黄马和梁辀、胁驱、觼軜等马具,以及游环、阴靷、鋈续等车马饰物。

  《驷驖》、《小戎》描述的狩猎活动或出行规模对车子质量、驾驭技术、统筹管理、道路等都有很高要求。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耗时两年半修筑从咸阳(起点为现咸阳淳化县)到九原郡(现包头市附近)、全长736公里秦直道,这种“要想富,先修路”的意识不是偶然产生的。

  《车邻》里说到车和额顶生白毛的马,可见车马已经成为秦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其中诗句“阪有漆”说高坡有个漆树园。既然是“园”,就表明那时候已经栽培漆树,并将其乳液——生漆用作涂料和防腐剂。中国人在新石器时代就认识到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距今7000年)中发现天然漆涂饰的朱漆木碗和朱漆筒。夏代后漆器品种渐多,历经商周直至明清,工艺不断发展。战国时期漆器业独领风骚,新兴诸侯对此热衷超过青铜器,不但用于装饰家具、器皿、文具和艺术品,还用于乐器、丧葬用具、兵器等。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有220多件。我国漆树集中分布在秦巴山地和云贵高原,秦人统治区是漆树分布的最北边。生漆易结膜干燥,耐高温,“有车邻邻”的车上或许就用生漆涂饰。有学者认为《车邻》“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诗歌中特意说“阪有漆”可能是彰显秦之硬实力。《史记·货殖列传》说秦文公、秦穆公“居雍,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隙是商业孔道,陇蜀交通困难,但已经有远距离货物贸易。秦国向蜀地和关中贸易的物品中有没有生漆?

摄影相关图片
夏日的麦积山(组图) 第十五届“环湖赛”麦积段(图) 第十五届“环湖赛”清水段(图) 天庆藉河大桥(组图) 清水薄皮核桃丰收在望(图) 第十五届“环湖赛”天水绕圈赛 天水在线走进武山县工业园区采访 天水在线再次航拍天水湖(图) 麦积山论坛隆重开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