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谷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黄波这个名字代表的不仅是一位工艺责任工程师,还是公司众多基层青年班组中的示范性标杆,更多时候,他是一股攻坚创新力量。
而立之年的黄波一直是祁连山集团青年岗位能手,2016年被评为天水市劳动模范。
翻开黄波的工作履历表,“机电”这两个字始终与他形影相随。2004年,黄波从甘肃省建材工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甘谷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先后当过中控室操作员,干过煤磨操作员、水泥窑操作员,如今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工艺责任工程师。
他无怨无悔,坚守机电梦想十余载,凭着好学、执着、善钻研的精神,精益求精,勇攀高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带出了一支勤于学习、善于攻坚的工艺专业管理队伍。
在公司开展的“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认证和安全标准化一级企业创建中,黄波针对两台水泥窑不同特点,结合自己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修订完善了两台生料磨、水泥窑和煤磨作业指导书及操作规程,增加了不正常操作处理应急方案的具体细则,统一了操作思路,优化了操作参数,为规范作业提供了有益参考。
针对公司1号水泥窑易结圈、结蛋,影响水泥窑台时的问题,他细心观察,仔细琢磨,大胆实践,探索运用了将烧成带直接结合镁铬砖,从原来的12米缩减到10米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水泥窑结圈、结蛋问题,使得耐火砖寿命从原来的5个月延长到10个月以上,极大提高了水泥窑生产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2014年底,在检修设备时黄波发现价值3万多元的三次风阀用上不到半年就烧坏了,失去了调节作用,严重影响窑内通风和产量,每更换一次就要停窑两天以上,给公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此,他通过计算实际生产中三次风阀的开度,果断提出了“三次风阀用耐火砖替代,留下40%通风面积”的工艺技术,从此,公司水泥窑再没有发生因通风问题而停窖的现象。
2015年,针对分解炉喂煤不稳的症状,他又制定了加大分解炉送煤风机电机功率的设想计划,有效解决了喂煤不稳这一瓶颈问题,并在分解炉加装了两台燃烧器,对窑头燃烧器进行了升级改造,使水泥窑台时产量提高了3吨,设备可靠性指标在稳定中有了更好提升,全年两台水泥窑可靠性指标均达到97%以上,创造了公司发展历史上的最好水平。
学习、执着、创新是这个80后的大男孩不懈的追求。工作之余,他高度关注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认真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不断提高着自身专业理论素养和技能水平。
随着水泥企业竞争加剧,降本增效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的主基调。黄波积极响应公司号召,带领熟料部工人认真执行设备“峰、谷、平”开停车制度,用足、用好电价差优惠政策,单这一项就为公司每年节省电费数万元。他通过不断摸索、大胆创新,积极改进工艺流程,公司两台水泥窑综合台时提高了3.03吨/小时,熟料实物煤耗同比降低10.05千克/吨,吨熟料综合电耗降低2KWH/T,进一步降低了单位能耗。他科学谋划,强化管理,精细预算,严控成本,在他的带领下熟料部每年都全面完成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熟料综合成本比预算降低27.7元/吨,仅此项就为公司创造效益2820万元。
遇到设备检修,黄波总是身先士卒,从预热器旋风筒、水泥窑到篦冷机,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检查、亲自操作,确保检修质量合格达标。正是这样,甘谷祁连山公司熟料部工艺检修返工实现了“零失误、零检修”。
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80后在甘谷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这个大舞台上出现。黄波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影响了一大批与他共事的年轻人。他总是在工作中毫无保留地把自己10多年来积累的技术经验传授给年轻的大学生和一线班组工人。他言传身教、严格要求、严厉执行,指导他们如何“用心”解决和把控现场技术问题,促使年轻人快速成长,用实际行动带出了一支勤于学习、善于攻坚的工艺专业管理队伍。
黄波,一念执着,一生坚守,正在自己钟爱的机电道路上大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