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甘谷县依托传统产业优势,不断强化科技投入,充分发挥品牌效益,积极创新扶持方式,着力打好蔬菜、果椒、养殖、劳务“四张助农增收致富产业牌”。

(燕家韭菜)
打好“蔬菜产业牌”。该县充分发挥渭河流域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的优势,不断强化蔬菜精细栽培,着力发展设施蔬菜,初步形成了磐安燕家村反季节大棚韭菜栽培模式、渭北五村精细菜套种栽培模式等特色鲜明、集中连片、规模较大的八大蔬菜种植模式。先后扶持培育了燕家韭菜、雒家大葱、甘谷辣椒等名优蔬菜商标品牌,有效提高了渭河川道区土地单位产值。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6.02万亩,实现产值9.36亿元,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打好“果椒种植牌”。为提高南北浅山区土地利用价值,该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发展果椒产业,全县已发展果椒45万亩,实现产值12.35亿元,形成了“五带一片”的发展格局。“五带”即渭北、渭南、散渡河、清溪河、山庄川五流域果椒带。“一片”即八里湾、金山浅山地区片状果椒基地。

打好“畜牧养殖牌”。该县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分户饲养、配套服务”的原则,在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地域发展猪、鸡、奶牛产业,大规模建设经济高效的养殖小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了“龙头企业+小区+养殖户”的经营模式,有力促进了养殖业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高效化发展。止目前,该县共建成各类标准化养殖场251个,养殖专业村107个,发展规模养殖户14900户,畜牧业总产值达到9.67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达到1730元。

(甘谷恒瑞家禽养殖公司)

(甘谷三合奶牛养殖厂)
打好“劳务经济牌”。该县把“劳务经济”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先后在新疆、北京等地建立了劳务输转基地,县乡成立了劳务办(站),各村发展劳务经纪人,积极开展需求调查、劳务考察、技能培训等工作。注册了“伏羌商人”、“伏羌麻编人”、“维林电子装配工”、“伏羌园艺人”等劳务品牌,提高了劳务输转知名度,扩大了就业市场,增加了劳务收入。

(劳务培训)

(表彰奖励优秀务工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