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冬日暖暖的阳光下,学生们在文化广场凉亭下,来回踱步背着英语;老奶奶们一边磕着瓜子,唠唠家常,一边看着自己的孙子嬉戏玩耍;老头们你一句,我一句,边说边锻炼,甚是开心。
院落整齐划一,围墙古朴高雅,青青的景观树随风摇曳;温馨干净的农家小院里,老人们面带笑容打牌下棋,农闲的人们伴随着嘹亮的歌声扭起了健身舞……
这一幅幅生动、闲适的画面来自乡镇村落,是甘谷农民新生活的真实写照。
如今,行走在乡村田野,遍地是如诗如画的风景,到处是美丽乡村建设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近年来,甘谷县按照“总体规划、分层推进、乡乡建点、重点突破”的原则,坚持以改善和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为核心,着力培育中心村,整治脏乱村,提升特色村,打造示范村,分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幅幅“产业发展、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美丽新农村画卷已渐渐泼墨成型。目前,已建成文化广场、“乡村舞台”120多个,硬化巷道300多公里,改造危房2800多户,建成新兴镇雒家村、磐安镇十甲坪村、六峰镇六峰村,古坡乡沟门村等40多个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全县15个省市级示范村和95个市级推进村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八通六有”要求,11个省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和28个县级示范村基本接近“村容优美、生态秀美、庭院净美、乡风和美、生活甜美”的美丽乡村建设要求。 今年来,县财政又自筹资金1000万元,先后建成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2个、市级示范村4个,县级整洁村50个,乡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自从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县乡两级不断建设扩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乡村干部积极邀请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手把手地帮助我们建果园、学技术。如今,苹果、辣椒、西红柿、韭菜等农产品不但收成好,而且还不愁销路。现在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喽!”一位农民乐呵呵地道出了心里话。
甘谷县坚持把富民主导产业培育作为精准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来抓,按照“川区户均1亩菜、山区户均2亩园、家家劳务懂技术、户均收入过万元”的目标,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蔬菜、果椒、养殖和劳务产业,加快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加大农民致富技能精准培训力度,实现示范村贫困家庭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至少有1人拿到职业培训证书。积极鼓励和支持贫困户以土地、农业设施等作价入股,参与专业合作组织经营,年内每个示范村至少建立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落实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创新担保方式,确保每户贫困户都能贷到1至5万元贷款,发展致富增收产业。
今年来,已在贫困村新建果园5万亩,新增蔬菜种植1万亩、新增畜禽养殖18.8万头(只),果园、蔬菜、畜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9.47万亩、4.7万亩、85万头(只),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5.7亿元。止目前,劳务输转10.9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2.8亿元,四大产业收入比重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