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家坡村,甘谷县大庄乡的一个贫困村。因为山多地少,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长年因缺少耕地而苦恼。人均耕地少,农业生产落后致使杨家坡村人们的生活异常贫穷。然而,这一切却停留在了过去。今年精准扶贫开展以来,甘谷县在该村所在的西小河流域大力推行万亩梯田建设,这里的一切正在随着一场土该造田的大战而悄然发生着改变。
“咱们村世代靠天吃饭,行路难、吃水难、务庄稼更难,人人都想出去谋求生计”。杨家坡村村支书李让保说:“过去只要看到村民们贫困的生活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而现在这种怅惘的感觉没有了。”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大庄乡党委书记张海平一语道破:“是这里世代传袭的土地观念改变了,是梯田整修改造让人们看到了致富的新希望。”
“过去咱们村人均耕地少的很,加上坡地水土流失严重,每年的农作物收成很不好,村民们致富无望呀!”李让保告诉记者,自从今年以来,常年生活在该村的224户1250余人有了4000多亩的致富“金梯田”,随着陡峭窄小的坡田变成一片片平整宽敞的标准化梯田,该村的村民们真真切切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杨家坡村的梯田建设只是甘谷县西小河流域的一个代表。
今年以来,在全县普遍兴修梯田的大背景下,该县率先确立了西小河流域2万亩梯田建设工程。该工程位于甘谷县渭北高寒阴湿区,共涉及大庄乡付家河、杨家坡、大庄、王家河、西坪乡朱阳屲等两个乡两条小流域5个村1542户7710人,建设规模为新修标准梯田17350亩,营造水保林2415亩、经果林1546.5亩,封禁治理7688亩,之外,还要配套农机路6.34公里,围栏3.88公里等。截至目前,该流域内已新修标准梯田8000多亩,配套产业道路5公里、生产道路18.5公里,栽植行道树1.5万余株,完成荒山造林300多亩。
如今,记者站在该流域顶梁放眼望去,近万亩的标准化梯田像披挂在山间的“金腰带”,从山顶一块块、一层层地向山脚下铺陈开去;田间农机路蜿蜒着优美的曲线,一条条、一根根通向每一处田间地头……
我们有理由相信,曾经艰苦的西小河沟流域正发生着一场关于“土地改革”的重大变化,这场变化必将改变这里落后的面貌,使得这里的人们尽早走上致富路。(责任编辑:张伟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