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甘谷>>正文
【文化之窗】渭水之阳(图)
(2015-9-1 11:40:04)  来源:甘谷县文广局  打印本页

  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渭河是一条极具穿透力的河流。作为黄河最大的支流,作为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渭河从来就不是一条普通意义上的河流。郦道元《水经注》用连续三卷文字写渭河,足见渭河在中国河流中的位置。而渭阳乡,除个别村临散渡河而居外,其余一概排列于渭河北岸,于是便有了乡的名子——渭阳。

  前临河,后靠山。山为缇群山,山势层峦叠翠,形若旗鼓,蜿蜒东行。《后汉书》载:“汉武帝通使西域,因缇骑三千息此、因得名。”可见该山名起历史之悠久。地处名山大川之间的渭阳乡,一开始就显示出一种钟灵毓秀之象。南有渭河之阻,西有散渡悬隔,东有渭水峪峡口塞道,北有缇群横亘的渭阳乡从位置上看呈封阻之状,问题在于就这样一种山形水脉下,渭阳的历史文化之辉煌却直追县城。说渭阳,不能不说渭阳的文化,渭阳村村教育发达,学校办得有声有色,以六中为核心的高中教育,更是将一个乡村中学的质量高高置于市级中学之上,让所有从事教育的人不得不为之一叹,但这只是本,不是根,是流,而不是源。如果说今日的渭阳教育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的话,它的根,已经深植于地心深处,而其根须,更是伸展为一种迷人的奇景,让所有的诗意,如大山般缄默无语。

  (甘谷汉简)

  1971年12月,十字道一汉墓中,23枚汉简在荡开一千多年的黑暗后再次展现于人们的眼前。这些如今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汉简,字迹清晰,书法工整,飘逸俊秀,是继敦煌、武威汉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当文化在这儿露出迷人的风采时,事实上,这依源是流。由此上溯几千年,站在渭水峪遗址、渭阳镇遗址前,让初冬的风掠过麦苗青青的土地,放眼仰韶文化遗址,从石刀、石斧、粟仓、红陶罐、夹砂陶鬲中去追思和畅想昔日的辉煌时,文化的曙光如此令人目眩地闪烁出六千年的奇梦,让文明像光波,像电弧,穿越时光的隧道,在渭阳的土地上盘桓缭绕。

  文化是什么,是物质,是精神,更多的时候,文明仅仅是一种感应,是一种影子般永远无法荡去的存在。这种存在,河一样有时汹涌,有时迟缓地从古代流过来时,就有了翰林田树桢、学者王化兴,有了慷慨捐躯的红军师长王树亚,有了将军、军工专家王奎禄,有了一大批在各条战线上奉献青春和智慧的渭阳人,有了渭阳这种独特的文化景观。

  渭阳可能缺许多,但从古至今就是不缺名人。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从渭水峪坚硬的花岗岩上走来的田树桢,一路春风,走进北京,走进紫禁城,殿试二甲、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当这一系列令人目眩的光环罩在一个普通渭阳人头顶时,也将陇右文明昭彰于京城的数千举人面前,以致直至今日,片纸只字,弥足珍贵。曾见过先生的一幅六尺大中堂,“登山当登第一峰”,那种狂放和洒脱,一百多年后,依然风神逼人。比起翰林田树桢,号云台的清庠生王化兴功名的味儿就淡了,他将目光紧紧投在渭阳的土地上,就像拉犁的老牛将蹄脚深深地抠入泥土中。一生以教育为已任的王化兴细雨无声中润泽了多少人的心田,我们无法统计,但从乡人对他的尊称中我们能够读懂写在时光中的景仰,“云台祖师”,这是一个多么崇高的敬称。能够为这种景仰作注的,自然是先生自编的教材式的《中庸便童录》、《大学便童录》、《辑姓录》以及众多的诗词歌赋了。

  在这块人文蔚起,文风郁郁的地方,同样不乏慷慨赴国难的豪杰之士和在科技强国领域自由驰聘的科技精英。大王村王树亚陇南军校毕业后,加入打倒军阀,打倒列强的北伐行列。1931年参加共产党人赵博生、董振堂领导的“宁都暴动”走上革命道路。先后任红军营长、团长、师长,在中央苏区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战役中壮烈牺牲,用鲜血染红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比起王树亚,小王村人王子云要幸运得多,参加“宁都暴动”,投入反“围剿”战役,爬雪山过草地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含着激动的泪花欢庆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如果说他们用铁和血,从枪眼中打出了共和国喷薄的黎明的话,献身祖国国防事业,几十年来几乎隐姓埋名的军工专家、导弹专家、少将王奎禄在将青春献给了西部大漠戈壁的同时,也将一个军人对国家的忠诚写在了蓝天白云之间。在不见硝烟的另一个战场上,他同样经历着一次次共和国突围的考验,并在突围中始终挺枪在前。如果说王树亚、王子云用生命和鲜血打出了祖国的独立和解放的话,少将王奎禄、张臣刚则用他们的智慧和忠诚维护了共和国的富强和安宁。他们都是共和国的骄傲,是渭阳人民忠孝两全的儿子。

  (唐三彩凤首壶)

  说到渭阳文化,自然少不了一壶一寺。在渭阳渭水河谷台地,深厚的黄土遮盖多少璀璨夺目的艺术珍宝是一个不得不留给时光的答案。偶尔一镢头下去产生的神奇,令如何丰富的大脑都难以想象。1972年的杨家庄,同样是不经意间,奇迹就这样产生了。国家一级文物唐三彩凤首壶无论如何去看,都给人一种精美绝伦的感觉。壶高31厘米,壶口为凤首造型,圆睁的丹凤眼熠熠生情,嘴中宝珠闪闪发光,羽毛似出水芙蓉,细长的颈项轻盈灵动,凤形壶体呈杏仁状。凤首壶通体施绿、黄、褐、白釉色,造型饱满圆润,色彩富丽堂皇,手法写意,形象浪漫,似凤凰亭亭玉立,栩栩如生。这个完全可用绝伦来形容的凤首壶,其文化意蕴足以涵盖一个时代。

  (蔡家寺大雄宝殿)

  作为佛法东渐的通道,甘谷不乏名山大寺,但渭阳蔡家寺却颇多神秘之处。在这个以李姓为主的全县最大的村,寺以蔡姓而名让人费解,因此演绎的关于蔡相爷的故事,李广从弟李蔡的故事,以及许许多多鲜活在民间的传说,更使蔡家寺显得奇幻莫测,扑朔迷离。记载可考,蔡家寺创建于元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清康熙37年(公元1698年)重修。全寺北倚高山,南临渭水,主要建筑依山就势,自下而上,庙貌巍峨,古柏苍翠,青竹生幽。主体建筑有财神楼、三国殿、菩萨殿、藏经楼、大雄宝殿等。寺内珍藏有明代木刻金刚、弥陀、观音、孔雀、地藏和三官等六种经文刻板共220块,弥足珍贵。寺内原有大寺,上有王冠卿先生大钟铭文。

  (蔡家寺)

  站在蔡家寺,站在一种文化的氤氲和谜团里,耳边响起老和尚慵懒的钟声,记忆的琴弦随之拨响。我想起了清王羌特先生《蔡家寺大钟铭有序》:“寺之有钟,犹天之有雷也。雷霆一震,无人不生恐惧警惕心。寺之钟亦然,未鸣之前,万念俱息;一鸣之后,悚然易听。纵有杂念妄想,闻声顿忘。故鸣轻则令人喜,鸣重则令人惧,鸣急则令人趋,鸣徐则令人思。不徒寺僧为然,即近远众生,朝夕闻之,靡不生警惕皈依心,不待入寺见相而回心向善矣。……乃为之铭曰:出水火,成土金,镛相形,木发声,是声闻也非声闻。”那么文化之钟呢?辉煌灿烂的渭阳文化之钟,又是何人敲响,以何木发声,凭什么让这么多的优秀儿女为她的延续与昌盛呕心沥血,生“警惕皈依心”呢?文化其实就是一口大钟,不论是缄默还是震响,都给人“是声闻也非声闻”的感觉。

  能看到的,就像能听到的,只是渭阳文化的表象,而更深刻的意蕴还在缄默的背后。因此,对于文化,就像对于大钟,震响仅在偶然之间,缄默才是其最深长的主题。

  渭水之阳,大音稀声。(责任编辑 张伟宏)

  (牛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天水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摄影相关图片
“花牛苹果”红了(图) 天水在线航拍甘谷古坡草原 秦安蜜桃熟了(组图) 2015环湖赛第十一赛段 2015环湖赛第十赛段 清水县第五届轩辕文化节(图) 天水在线航拍凤山风景区(图) 2015(乙未)年伏羲大典(图) 2015年伏羲大典之乐舞告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