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甘谷>>正文
全市梯田建设工作现场会在甘谷县召开(组图)
(2014-8-1 22:36:08)  来源:甘谷县新闻中心 作者:颉定武  打印本页

  8月1日,全市梯田建设工作现场会在甘谷县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借鉴甘谷县在梯田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落实“梯田建设质量提高年”相关要求,加快全市梯田建设进程,确保高质量完成今年梯田建设任务。

  天水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宋尚有,副市长霍卫平,市水务局局长薄海明,各县区政府分管领导及水务局局长、水保局局长出席会议,甘谷县委副书记、县长申君明,县委副书记李尚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百家,县政协副主席李绪昌、郑建子参加观摩活动。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深入甘谷县阳屲梁两万亩梯田建设现场,就甘谷县梯田建设工作进行了观摩学习。大家一致认为,甘谷县梯田建设工作动手早、规模大、进展快、标准高、质量好、配套全,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会上,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宋尚有作了重要讲话,市政府副市长霍卫平主持会议,市水务局局长薄海明通报了全市梯田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甘谷县委副书记、县长申君明就梯田建设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交流发言。

  宋尚有指出,近年来,甘谷县高度重视梯田建设工作,始终坚持将项目一次性整合、任务一次性落实、规划一次性到位、面积一次性铺开、质量一次性达标、数量一次性完成、产业一次性跟进、区域一次性实现梯田化的工作思路,走出了一条“修梯田、集雨水、兴科技、调结构、育产业、促增收”的梯田建设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截止2013年底,全县梯田面积累计达到58.88万亩,梯田化程度道道57.2%。

  宋尚有强调,自2009年省委、省政府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这个核心,启动实施全省第一轮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以来,我市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项目带动、利益驱动”的原则,实行多方筹资、全部机修的办法,不断探索和实践了“修梯田、调结构、兴产业、促增收”的梯田建设发展模式,实现了“三个转变”,全市梯田建设呈现出“项目支撑、全部机修、规模治理、产业配套、跨越式发展”的强劲态势,全市梯田化程度达到了66.12%,立地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梯田建设在三农工作中的基础地位,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证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梯田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工作措施,推进全市梯田建设科学跨越发展。 

  宋尚有要求,当前,我市梯田建设工作正处在黄金发展期、难得机遇期和负重爬坡期。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梯田建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进一步增强全市梯田化建设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保质保量完成今年的建设任务,为全面实现全市百万亩优质梯田建设规划任务,在“十三五”内整体实现梯田化奠定基础。各县区要针对目前梯田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切实增强加快梯田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把加快梯田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加快水土资源开发的具体行动,真正实现治理一方水土、发展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群众的目标,以梯田建设带动农村各项工作快速发展。各县区要认真研究解决梯田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广泛发动、精心组织,迅速掀起梯田建设的新高潮,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年建设任务,推动全市梯田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宋尚有强调,针对目前严峻的旱情形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抗旱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靠实各级责任,确保各项抗旱措施全面落到实处。一要充分认识当前旱情的严峻性。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抗旱工作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克服麻痹松懈、盲目乐观和等待观望的思想,做好长期抗大旱的思想准备。二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把抗旱生产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三要确保各项抗旱减灾措施落到实处。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落实抗旱生产措施,加强分类指导,制定技术方案,抓好秋季农业生产;要切实加强农村人饮工程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修养护,全力保障人畜饮水。四要重视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要加强舆论宣传,及时准确发布抗旱信息,引导干部群众全力打好抗旱生产这场硬仗;要健全旱情信息报告和会商制度,科学合理评估旱情,及时准确报告旱情。

  申君明在交流发言时说,近年来,甘谷县立足耕地后备资源贫乏、山地多、川地少、耕作条件差的县情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修梯田、集雨水、兴科技、调结构、兴产业、促增收”的农业发展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截止2013年底,全县梯田累计达到58.88万亩,梯田化程度达57.2%。今年,省市下达我县梯田建设任务2.55万亩,目前,已新修梯田1.81万亩,完成省市任务的70.9%。

  申君明说,在梯田建设工作中,甘谷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规划布局,在建设规模上高起点。我们坚持把兴修梯田作为“保耕地、保水土、增效益、兴产业”的根本措施,规划突出科学合理,突出规模效应,明确了建设的主体区域和年度目标任务,规划每年新修梯田4到5万亩。今年,我们采取“整流域治理、整片带开发、整体化推进”的办法,计划新修梯田6.62万亩,创建全市科学发展水利示范点阳屲梁2万亩梯田建设工程和全市精品示范鸭儿沟、柯罗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形成规模综合效应。二是抓综合配套,在打造精品上齐发力。充分发挥各部门资源优势,做到“四个结合”,积极培育发展“田、林、路、渠”综合配套的产业基地。在新修梯田的同时,配套建设了4000平方米集雨场1处、300立方米蓄水池2座,有效解决了旱季农作物生长缺水、雨季水资源流失浪费的问题;在阳屲梁梯田点配套建设26公里产业道路和37公里生产道路,在产业道路两侧栽植行道树4万余株;在安坡梁、阳屲寺梁、碌碡滩梁实施荒山造林工程400多亩。同时,在已竣工的梯田区,积极推广“梯田+水窖+果园”、“梯田+地膜+种植”、“梯田+种草+养殖”等高效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让原来的“贫瘠田”变成了助农增收的“金土地”,走出了一条“修梯田、调结构、兴产业、促增收、奔小康”的路子。三是抓项目整合,在建设资金上重统筹。采取“国家补一点,财政拿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办法,以项目资金为依托,以县财政配套和受益群众自筹为补充,整合发改、扶贫、农综、水利水保资金,统筹安排,最后由县水保局牵头统一组织实施,各项目主管单位进行监管,形成了全县梯田建设“一盘棋”的工作局面。今年,全县筹集资金9255.31万元,其中: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8890.31万元,县财政配套125万元,群众自筹240万元,为完成梯田建设任务提供了资金保障。四是抓程序监管,在规范管理上严要求。县上将梯田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与有关乡镇和部门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任务,靠实责任,形成了“政府推动、政策调动、部门联动、项目带动、利益驱动”的 “五动”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对项目资金设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资金拨付由项目施工单位按施工进度申请,资金封闭运行直接汇入账户,做到了财务制度健全、手续完备、运作规范。五是抓技术服务,在保证质量上下功夫。针对梯田建设规模大、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县上专门成立了全县梯田建设技术服务队,从制定规划、启动建设、竣工验收等各环节,提供全方位技术跟踪服务,做到了梯田修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到那里,确保修一块、成一块,修一片、见效一片。六是抓宣传动员,在舆论引导上造氛围。县上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组织新闻报道人员深入梯田建设一线,采访报道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开展宣传发动工作。督促各乡镇组织召开乡村干部群众宣传动员大会,在梯田工程开工半年前,动员群众提前预留地块,为圆满完成全年任务赢得了主动。由下派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向群众散发宣传资料,广泛宣传梯田建设相关政策法规,引导群众认识梯田建设在保粮增收、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充分调动群众兴修梯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形成了上下联动总动员、部门乡镇齐参与的良好氛围。

(甘谷县阳屲梁两万亩梯田建设现场)

(甘谷县阳屲梁两万亩梯田建设现场)

摄影相关图片
走进晚霞湖赏荷花(图) 环湖赛第十赛段 环湖赛第九赛段 探访秦州五台山(图) 麦积山植物园郁金香(图) 走进颖川河开发区(图) 秦安何湾桃花景观(图) 天水 一座宜居宜的城市(图) 卦台山下油菜花盛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