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定西讯(记者王雨)素有“千年药乡”之称的定西市,在打造“中国药都”的进程中,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种植、加工、流通标准化,着力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
定西市不断推进种植标准化,完善生产“第一车间”。近年来,定西市依托科研单位和中药材科技园区,成功选育出当归、黄芪、党参三大中药材新品系8个,当归新品种(系)示范种植已占到40%,黄芪、党参新品种(系)示范种植均占到50%,初步实现了中药材种植良种化。全市组织专家制定颁布中药材省级无公害质量安全标准16项,联合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研制出当归、黄(红)芪、党参等符合GAP种植规范的操作规程5个,逐步在全市形成了以岷县为主的当归、陇西为主的黄(红)芪、渭源为主的党参3个特色优势种植带。
在积极推进中医药产业标准化加工过程中,该市指导较大规模的95家中药材加工企业建立和完善标准化加工程序,通过统一产品品牌、质量管理、产品等级、包装标识、储存等措施,确保药材的质量。全市已有扶正等5家制药企业和37家饮片加工企业和中间提取物企业通过国家GMP认证。扶正药业公司生产的贞芪扶正系列产品享誉全国,不仅成为“陇货精品”,而且被国家确定为“中药保护品种”,公司持有的“FUZHENG”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定西市积极推进中医药产业规范化流通,构筑原药“安全屏障”。通过建立大型市场和现代化药库,畅通信息渠道,对药品经营企业进行GSP认证。目前,全市已有38家药品批发企业通过了GSP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