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廊四合掩寂寞 碧鹦鹉对红蔷薇”
天水民俗博物馆开展垂花门制作社教活动

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潜力和影响力,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工匠精神,天水民俗博物馆紧紧围绕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主题,于5月14日开展了“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垂花门制作社教活动。活动由天水师范学院大学生及线上400多名观众共同参与、见证完成。

垂花门是古代中国民居建筑院落内部的门,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讲究的门,它是内宅与外宅(前院)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因其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称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绘为花瓣的形式,故被称为垂花门。社教专员带领大家和线上观众一起参观了天水民俗博物馆中的几座垂花门,让大家近距离感受中国古建筑的魅力,了解古代人民的智慧。通过社教专员的介绍,大家了解到更多关于垂花门的知识,对垂花门的构造件、装饰手法等也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制作环节比较复杂,在社教专员的指导下,大家先从台基开始,小心翼翼的将麻叶抱头梁、博风板、连笼枋、垂莲柱、垂莲头等多个部件按照顺序组建在一起。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一座座精美的垂花门呈现在大家眼前。

垂花之美,美于匠心,古老传承,坚守如一。古老的营造法式,承载着古代工匠的精工之美。作为西北地区保护现状最好、传统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民居民俗文化展示基地,我们将结合自身资源,不断向大家展示更多的民俗民居文化,充分利用世界博物馆日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古建之美。
(来源:天水市博物馆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