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在中国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现存文献记载的压岁钱最早源于汉代的“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为佩戴玩赏专门铸成钱币形状的辟邪品。经几千年的发展,压岁钱演变成了中华民族重礼仪重情谊的典型载体。
大年初五,天水市博物馆开展了“一福压百祟,我的压岁包”主题社教活动。,活动以线上直播、线下授课相结合的形式,为公众普及压岁钱的由来,习俗,礼仪以及古钱币的演变发展历程。
在春节喜庆的氛围里,小辈给长辈行磕头礼,表示对长辈的尊敬与祝福,长辈则发给小辈或多或少的压岁钱,表示对小辈的关心和爱护。现在发压岁钱的习俗依然盛行,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衣服和学习用品,现代新时尚正在为压岁钱赋予新的内涵。
压岁钱是我国吉祥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社会性交往的礼尚往来。
本次活动,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会感恩,通过彩绘古钱币的制作体验,加深了对压岁钱民俗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激励青少年做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人和传承人!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