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的这首《元日》生动地描绘出了过年时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传统新年氛围。那么,“年”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在过年时放鞭炮、贴对联呢?在中国神话体系之下,又有哪些神明与过年有关呢?还有过年时喜庆的窗花又是怎样剪出来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式下,本期活动依然采用了线上直播和线下教学同步进行的方式开展。活动主要分三个环节:历史上的今天、课程讲解和手工体验。主题围绕中国的神话体系和非遗文化的传承体验来进行,旨在通过妙趣横生的故事介绍,趣味无穷的手工体验,为大家普及中国年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树立青少年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责任心和文化自信心。

活动中,同学们认真聆听课程内容,并积极参与互动。在手工环节,更是热情高涨,纷纷加入到非遗文化——剪纸艺术的体验中来。在一折一画一剪之间,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窗花剪纸映入眼帘。通过亲手体验,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剪纸所传递出的智慧和魅力!

天水市博物馆“过年七天乐”主题系列活动还将持续陪伴大家欢度新春佳节,请大家继续关注后续活动相关内容,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的支持与陪伴!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