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天水博物馆>>正文
甘肃天水中梁师家湾金墓发掘简报(图)
(2021/11/22 15:38:41)  来源:天水市博物馆  打印本页

甘肃天水市中梁镇师家湾宋金墓群

天水市博物馆

  摘要:2013年,天水市博物馆在天水市秦州区中梁镇师家湾村抢救性发掘了宋金时期的3座墓葬。墓葬都为仿木构砖室墓,其中两座均有壁画。壁画以“孝子图”为主,其中M3东壁白牛出门图为首次发现,M2甬道西壁刻画图也是极少见。这批资料为我们研究宋金时期处于战争前沿的天水地区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师家湾宋金墓;仿木构砖石墓;天水地区

  2013年1月,接到群众举报,天水市秦州区中梁乡师家湾墓葬被盗掘。经批准,天水市博物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于2013年1月和5月分两次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并对其中两座保存较好的墓葬进行了搬迁复原,后期又对壁画进行了修复。现将M2和M3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 墓地概况

  该墓群位于天水市秦州区中梁镇三湾村师家湾自然村南部,北纬34°36′39″,东经105°39′29″,海拔约1500米。(图一)墓群被盗者共3座,分别编号M1、M2、M3,大致呈品字形分布,从西向东依次为M1、M2、M3,墓向基本一致。其中M1规模最大,破坏最严重,墓葬形制难以复原。M2和M3破坏较少,墓葬形制与壁画保存较为完整。

图一 墓地位置图示意图

  二 墓葬形制与彩绘

  (一)M2

  1.形制

  仿木结构单室砖墓,整体为素砖砌成。此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南北向稍偏西,墓门朝北。墓室为近直方形,东西宽1.84米,南北2.0米,残高2.35米。墓室内砌有“凹”字形棺床,床面以方砖错缝平铺,高0.3米(图二)。顶部为素砖叠涩八角攒尖顶,最上部为五层套斗式藻井。甬道紧连墓室,为拱形砖券顶,长1.0、宽0.82、高1.25米。甬道北端是墓门,墓门以条形竖砖封堵。墓道残长0.8米、深1.2米,东西两壁修整平滑,各刻划有骑马图,线条简率,造型夸张。甬道西侧骑马图较为完整,画面以一人骑马为主体,右上角为一三角形和棋盘状图形(或窗格形)。马配鞍笼,行走状,两蹄和马头部分缺失。骑马人很抽象,头部比例严重失调,似为包裹物(图三)。

图二 甬道西壁刻画图

图三 墓道西壁骑马图(摹本)

  2.仿木构砖雕

  墓室四壁及转角处都装饰有仿木结构形式。东、西、南三壁结构基本相同(图四、图六),墓门所在北壁有所不同。从棺床以上可分为三部分,上部自山花板后边叠涩成圆形穹窿顶;中部四壁正中为仿木结构建筑,下部为须弥座台基。

  除墓门一面,其余三面、四角结构装置分别相同。中部仿木结构较为复杂,墓室普拍枋上铺作。铺作分补间、转角两种。补间铺作三朵,把头绞项作。栌斗上安泥道栱,前出耍头。泥道栱上为齐心斗和散斗。斗上承橑檐枋,枋上依次安置飞椽和檐瓦。歇山屋顶。四角方形立柱,柱上转角铺作一朵,栌斗上安45°斜栱,前出琴面昂。栱上为齐心斗和散斗。转角铺作上为橑檐枋,枋上为飞椽和檐瓦。转角铺作高出补间铺作三层砖,飞椽和檐瓦形制与补间铺作相同而体量略大。墓门一侧以两条平砖为普柏枋,安补间铺作一朵,把头绞项作。栌斗上安泥道栱,前出琴面昂。栱上为齐心斗和散斗。斗上承橑檐枋。须弥座束腰部分分上下两层,上层用条砖砌五格,下层条砖砌壸门。无彩绘痕迹。

图四 M2墓室四壁展开示意图

  (二)M3

  1.形制

  仿木结构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方向353°。墓道未清理,墓门位于墓道和甬道之间,墓门向北。墓室平面长方形,长2.03、宽1.8、高2.4米。甬道紧连墓室,券顶,宽0.7、进深0.65、高1.08米。两内壁对称,底部用灰条砖平砌一层,以上至0.76米处砌两层海棠池;墓室除墓门所在北壁外,东、西、南三壁砖结构相同(图五)。竖直方向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顶部,自山花板后平砖11层叠涩成八角形,第12层为三角砖牙层,第13~16层为套斗式藻井,尖部呈椭圆形(图七);中部四壁正中为仿木结构砖雕;下部为须弥座台基。墓室底部用条砖和方砖混合平铺一层,铺砖方式与M2相同。

图五 M3墓室平面展开示意图

  2.仿木构砖雕

  墓室普拍枋上铺作。除墓门所在北壁外,其余三壁、四角结构相同(图八、九)。铺作分补间、转角两种。补间铺作三朵,把头绞项作。栌斗上安泥道栱,前出耍头。泥道栱上为齐心斗和散斗。斗上承橑檐枋,枋上依次安置飞椽和檐瓦。歇山屋顶。四角方形立柱,柱上转角铺作一朵,栌斗上安45°斜栱,前出琴面昂。栱上为齐心斗和散斗。转角铺作上为撩檐枋,枋上为飞椽和檐瓦。转角铺作高出补间铺作三层砖,飞椽和檐瓦形制与补间铺作相同而体量略大。

  北壁墓门券顶以上为仿木结构砖雕。以两条平砖为普拍枋,安补间铺作一朵,把头绞项作。栌斗上安泥道栱,前出琴面昂。栱上为齐心斗和散斗。斗上承橑檐枋(图一〇、一一)。

  须弥座束腰部分分上下两层,上层用条砖砌五格,下层条砖砌壸门。上下层每框内绘制牡丹等花卉纹。墓室后方立柱绘忍冬纹,前方立柱绘鱼鳞纹。

图六 M2南壁(复原后)

图七 M3墓顶内部(复原后)

图八 M1南壁

图九 M3南壁(复原后)

图一〇 M3北壁

图一一 M3北壁(复原后)

  3.墓室彩绘

  南壁 以红、白、黑和青四色绘制图案。正中方砖朱红色绘双扇板门,两门间墨线绘一妇人启门图,露出大半身,填以黄色。妇人面部圆润,手捧一物(图一二)。两侧为单开隔扇门,图案对称,朱红色绘成门框,上部为龟背纹,下部为壸门牡丹(图一三)。隔扇门两侧为鹿衔莲叶图案,左右基本对称。方砖上绘一只鹿,呈立姿,口衔莲叶,鹿头均朝向中间。左侧鹿前后左蹄抬起,右侧鹿前后右蹄抬起(封面;图一四)。

图一二 妇人启门图

图一三 南壁假门

图一四 鹿衔忍冬图

图一五 白牛出门图

图一六 东壁假门

图一七 王祥卧冰求鲤图

图一八 郭巨埋儿图

  东壁 墓壁正中方砖绘一道竖直线,示意为双扇门,门间绘一牛前身,牛头部戴有简易辔头(图一五)。两侧单开隔扇门和孝行故事。隔扇门上部绘龟背纹,下部绘壸门牡丹(图一六)。左侧为王祥卧冰求鲤图,王祥头着黑巾,腰着腰裙,右手支撑侧卧。后有一颗大树,上挂衣物(图一七)。右侧为郭巨埋儿图,郭巨头戴黑巾,身着圆领袍服,手扶锹站立。一女子包髻,着长裙,左手拉一小儿。三人中间置杂宝(图一八)。

  西壁 墓壁正中绘妇人启门(图一九、二〇),两侧为对称单扇门和孝行故事画。左侧为董永卖身葬父图,董永头着幞头,身穿方盘领袍服,背包袱,右手举于额前作告别状。云头之上立仙女,头梳高髻,双手拢起(图二一)。右侧为原谷谏父图,画面右上角为一老人,蜷缩双腿坐于地上。左为一男子,头着幞头,身着青色圆领袍服,双手拢于袖中。中间立一男童,着圆领红袍服,一手拉笆。一手指着男子(图二二)。单扇门上部绘古钱纹,下部为壸门牡丹。

  北壁 下部正中为券顶墓门,墓门右侧长方形砖上绘一老翁,双手合于胸前(图二三)。老翁右侧方砖上绘一人躬身扶于堆状物前,堆状物顶上插枯枝(图二四)。根据清水白沙箭峡墓、宁夏西吉1号墓等图像,此砖内容应为“王裒闻雷泣墓”。堆状物为坟丘,坟丘上长有枯树。墓门左侧与“闻雷泣墓”图对称位置方砖绘两人掩面而泣,右边妇人着孝巾(图二五)。有学者认为此图是曹娥哭江图,但图中少了常见的江水或棺木以及曹娥手中的杖。下层条砖砌壸门,图案内容不清晰。拱形顶两侧为花卉。

  须弥座束腰部位分上下两层,上下层每框内绘制牡丹等花卉纹。

  墓室后方立柱绘忍冬纹(图二六),前方立柱绘鱼鳞纹。

图一九 妇人启门图

图二〇 妇人启门图(复原后)

图二一 董永卖身葬父图

图二二 原谷谏父图

图二三 老翁图

图二四 王裒闻雷泣墓

图二五 曹娥哭江图

图二六 角柱忍冬纹

图二七 灰陶罐(M3:1) \

图二八 酱釉瓷盏(M3:2)外底

  三 出土器物

  在清理淤泥过程中,墓室后靠左角落清理出灰陶罐1件和酱釉瓷盏1件。

  灰陶罐 1件(M3:1)。灰陶。口微侈,卷唇,溜肩,鼓腹下收,平底。口径9.5、高15.1、底径9.2厘米。(图二七、二九:1)

  酱釉瓷盏 1件(M3:2)。侈口,斜腹,圈足。施釉不到底。口径11.8、高4.8、底径4.7厘米(图二八、二九:2)。

  另外一些有锈蚀严重的铁钉。

图二九 M3出土器物

  四 结论

  天水地区发现的宋金墓葬相比陕西、山西、河南等地数量少很多,经过科学发掘的则更少。近年来,发表的较为翔实的资料有天水王家新窑宋墓[1]、张家川南川宋墓[2]、清水贾川乡董湾村金墓[3]等。其中具有明确纪年的仅耤口镇王家新窑宋墓1座,为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属北宋晚期。中梁镇师家湾M2和M3其仿木建筑结构和彩绘内容与距离最近的耤口镇王家新窑宋墓区别较大,王家新窑宋墓彩绘为开芳宴、散乐图等,而师家湾M3彩绘以“孝子图”为主。截至目前,甘肃发现的宋金时期纪年墓只有10座,师家湾墓葬其仿木建筑结构及孝行故事图像与甘肃临夏南龙乡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墓葬[4] 和兰州中山林金墓[5]最为接近,具有金代中期的特点。赵永军博士曾统计全国金代“孝行图”人物,闻雷泣墓的主人王裒出现在金代早、中期,晚期则不见。[6]又根据栌斗形状, M2 和M3琴面昂嘴加厚,M3四角栌斗上安45°斜栱,是金代常见的结构。M3中出土酱釉瓷盏其釉色和底足特征也为金代早期风格。郭永利教授也认为两座墓都为金代[7]。综上,我们推断师家湾墓葬年代为金代早、中期。

  值得注意的是,M3东壁中的“白牛出门图”在甘肃地区金墓中属首次发现,在其他地区也极少见,与“妇人启门”图有相通之处。学界多以常见的“妇人启门图”来探讨墓葬的空间寓意和古人的精神世界。宿白先生最早认为:“按此种装饰就其所处位置观察,疑其取意在于表示假门之后尚有庭院或房屋、厅堂,亦即表示墓室至此并未到尽头之意”[8]。又有“开阴闭阳”或仙境之说、“寝”说等。[9]还有一些其他的观点。概括起来,假门之寓意有物质空间的扩展和精神世界的延伸两种。师家湾“白牛出门图”提供了一种新的线索,为我们研究“启门图”增添了新的资料。

  天水地处甘肃东南部,北宋属秦凤路管辖。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后,这一区域成为金与南宋拉锯争夺的战略要地。绍兴十一年(1141年)“绍兴和议”后,天水地区归属金,多年的战乱暂时趋于稳定。金代基本沿袭宋代行政管理区划,原秦凤路划入临洮路。金代晚期又与西夏、蒙古战争不断,此区域社会动荡、经济衰退、人口锐减。因此,此区域发现的墓葬很少,规模较大且建造精致的更少。师家湾金墓是近几年发现的建造精美、彩绘内容丰富的少数墓葬之一,对研究宋金时期天水地区乃至陇东地区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有重要价值。

  附记:本次发掘负责人为李宁民。参加发掘的有汪保全、 王焕新 、王文刚、王卓、刘继萍、杨利广、孟旭辉、李璧辰。绘图为王太职、王焕新。摄影为刘继萍、田婕、王卓。

  执笔:王太职 王焕新

  (后记:中梁墓群现场发掘的主要负责人王焕新先生英年早逝,此简报在他记录基础上完成,发表以纪念之)

  注释:

  [1]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甘肃省天水市王家新窑宋代雕砖墓[J]. 考古,2002(11).

  [2]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甘肃张家川南川宋墓发掘简报[J]. 考古与文物,2009(6).

  [3]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甘肃省清水县贾川乡董湾村金墓[J]. 考古与文物,2008(4).

  [4] 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 甘肃临夏金代砖雕墓[J]. 考古与文物,1994(12).

  [5] 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兰州中山林金代雕砖墓清理简报[J].考古,1957(1).

  [6] 赵永军. 金代墓葬研究[D]. 吉林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7] 郭永利. 甘肃境内宋金元墓葬的调查、整理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133.

  [8] 宿白.白沙宋墓[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54-55.

  [9] 梁白泉. 墓饰“妇人启门”含义蠡测[N].中国文物报,1992-11-8(3);李清泉. 空间逻辑与视角意味-宋辽金墓“妇人启门”图新论[J]. 美术学报,2012(2).

  原文发表于《文物》2021年第10期。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

摄影相关图片
麦积区摄影人抗疫主题作品网络展 麦积区摄影人抗疫主题作品网络展 麦积区摄影人抗疫主题作品网络展 麦积区摄影人抗疫主题作品网络展 麦积区摄影人抗疫主题作品网络展 天水在线航拍秦州区夜间消杀(视频 天水在线摄影报道:秦州区对城区 天水在线摄影报道:秦州区开展大 天水在线摄影报道:清水县百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