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天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天水市乡村振兴局《关于给予全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记功奖励的决定》,天水市博物馆被评为“甘肃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记功集体”,这是对市博物馆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取得成绩给予的充分肯定和崇高荣誉。

(道路维修前现场勘察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市博物馆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紧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基本要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聚焦扶贫短板,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梳理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通过“驻村帮扶”和“一对一帮扶”等形式,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全力带动甘谷县谢家湾乡马家窑湾村脱贫致富奔小康,2019年实现了整村脱贫的工作任务。

(与村民一起栽植花椒,发展花椒产业)
在此期间,市博物馆先后投入扶贫资金在教育医疗、安全饮水、环境治理、产业发展、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方面为群众办实事,如2017年改扩建阵地1处,同时配套建设了乡村舞台和健身器材,极大地改善了村“两委”的办公条件。2018年向帮扶村赠送种植养殖书籍,丰富了农家书屋的种类;年底完成全村巷道硬化。2019年为帮扶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为村民送去7100株优质花椒树苗,大力发展花椒产业。2020年为贫困户品学兼优的孩子给予助学资助,直至其高中毕业;资助资金对帮扶村因雨水冲毁的路段进行维修;为村委会铺设了自来水管道,改善了村委会用水难的问题。2021年为生活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送去慰问物品等。

(春节前开展文化下乡送春联活动)
此外,博物馆作为人类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机构,在传播文化、传承文明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天水市博物馆充分利用自身职能优势,结合帮扶村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社会教育活动,为学生们送去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和传统手工技艺。如2018年在马家窑湾村向广大学生开展秦腔脸谱绘制教学活动,2019年对村里的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讲授博物馆相关知识等活动,这些活动受到孩子们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此外,每逢春节前夕,天水市博物馆都会开展节前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组织部分书画家到帮扶村开展现场写春联和书法作品,并为五保户和低保户等困难群众发放面粉、大米和食用油等生活物资以及防疫物品,把单位职工的关怀和祝福送到群众手中,以此鼓励大家迎难而上,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早日脱贫致富。这些帮扶举措是天水市博物馆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指示以及有关会议精神,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将脱贫攻坚和精神助力相结合,激发帮扶村的内生发展动力,实现脱贫的同时也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展研学社教进村活动)
荣誉的取得既是鼓励,也是鞭策。下一步,市博物馆全体干部职工将倍加珍惜获得的荣誉,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再立新功、再做贡献!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