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小长假已经来临,到什么地方寻找祈福打卡地旅游?距今500多年天水伏羲庙是游客到天水旅游首选打卡地之一。
一、拜中华第一庙
天水伏羲庙是一处专门祭祀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太昊伏羲的明代宗庙建筑群,是天水市博物馆管辖的旅游景区。现存古建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总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建筑年代最早的官方祭祀伏羲的庙宇。明代由朝廷颁布祭文和祭祀乐舞、由天水地方官员代表朝廷,每年伏羲诞辰日在这里隆重祭祀典礼,后各朝代沿习,因此天水伏羲庙被尊称为“中华第一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二、祭始祖伏羲
伏羲是中国远古时期诞生于古成纪(今甘肃天水)的最早的中华民族氏族部落首领,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
伏羲创历法、教渔猎、驯家畜、烹食物、定婚嫁、造书契、制琴瑟、创八卦等,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充满了创造精神。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公祭伏羲由来已久,世代传承。
据悉,早在春秋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天水就在渭水流域用“太牢”之礼祭祀伏羲,至明代由官方主持春秋两祭延续至今。1988年天水市政府恢复了公祭伏羲大典,至今已成功举办了31届。2005年,公祭伏羲大典提升为省级规格,确定每年6月22日(夏至日)举行。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13年开始,公祭伏羲大典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天水市人民政府承办。2014年8月,经审批公祭伏羲大典成为甘肃长期保留举办的重点节庆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同时与台湾举办海峡两岸共祭伏羲典礼,实现了海峡两岸同日同时共祭。目前,天水伏羲庙每年举办三次(一次公祭、两次民祭)规模盛大的祭祀伏羲活动,民间祭祀分为春祭和秋祭,即农历正月十六日(伏羲诞辰)前后的春祭伏羲典礼和传统春节庙会;农历七月十九日(伏羲仙升日)举办的秋祭典礼活动;公历6月22日的公祭伏羲大典活动。

三、看明代古建筑
天水伏羲庙整体建筑坐北朝南,四进六院,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宫廷式建筑格局。主体建筑先天殿内现存明代伏羲泥塑彩绘巨像一尊,身高3米,手托先天八卦太极盘,威仪古朴,彰显先祖王者的高大形象。
天水伏羲庙院内古树参天,柏影掩映,鸟雀翔集,情趣盎然。园林古建有三个亮点:一是按照六十四卦方位栽植的64株“八卦柏”,苍翠的古柏中有1000年多年宋代古柏。二是先天殿顶棚有彩绘河图居中的“六十四卦方位图”。三是先天殿有明代20幅彩绘《山海经》瑞兽图,有百尾虎、象鼻羊、龙首鱼等矿。四是太极殿窗棂透雕有精美的高浮雕团龙、团凤图,其雕刻精湛,栩栩如生,为明代官方龙凤图案标本,是中国古建木雕艺术的精品。

500多年历史的伏羲庙景区古建庄严,“五一”节前后牡丹花盛开,欢迎您来这里旅游打卡,寻根祭祖,祈福纳祥,寻找一份属于您的心灵慰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