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天水博物馆>>正文
伏羲庙疫情期间线上活动吸引访客过1000万人次(图)
(2020/4/2 14:34:24)  来源:天水市博物馆  打印本页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旅游市场措手不及,两个月以来,在党中央统一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防疫战争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近日,天水市伏羲庙景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了传统文化在传播知识、解读文化、传递正能量方面的积极作用,利用已有数字资源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在省文化旅游协调下与快手等平台合作开展直播,开启了“云端”开放、“线上”开播与公众交流,吸引访客1005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一、严格执行防疫政策,积极应对疫情

  疫情突发后,天水伏羲庙景区严格遵守省政府,市政府有关旅游景区管理规定,迅速关闭景区,待疫情缓解后,按照上级要求积极恢复开放,让春节以来宅家多日的群众缓解了防疫压力。

  1月23日,天水市博物馆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学习了省政府下发的《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天水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传达了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最新情况和防控措施,为一线值班工作人员配备了防护口罩,消毒器材。

  二、疫情期间,尝试“云端”开放,“线上”开播,为宅家隔离的群众广泛提供网络服务。

  疫情期间,伏羲庙景区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抢占网络旅游文化高地,让伏羲庙区景区和伏羲文化能够在网上有故事、有内容、有传播,让群众能够通过网络参观景点、参与互动,打开了“云旅游”的新大门,景区组织10名人员,参加了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甘肃文旅快手大V培养”,及时开通和认证了天水伏羲庙等3个官方大V号,让网络浏览与互动人数达到数量级增涨,累计阅读人数达到1005万人次。

  其中,景区大V号为主的快手宣传浏览量达到880多万人次,分别为接待服务部副主任许凤,负责的景区大“V”号发布微视频47个、阅读量550多万人次。天水民俗博物馆(市博物馆管辖单位)大V号助推28条,点击量5万多人次。市博物馆快手大V号推送17条,阅读量130多万人次。3个同名抖音号、火山等发布同类作品阅读人数200万人次。

  景区工作人员刘复兴、张喜、王莹、张雪梅成功变身网络主播,先后进行专题直播17场、时长超过50小时,直播吸引了大量粉丝围观,互动人数达到50万人次左右。

  200多名职工利用自己的手机微信号等发布和转发伏羲庙有关的图文和微视频,阅读量30万多人次。

  伏景区20多位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制作正能量微视频,利用个人抖音、快手号、微信号和自媒体等平台,宣传伏羲庙景区和伏羲文化,总阅读量达到40多万人次。

  天水市博物馆官网、伏羲庙官网发布与伏羲庙有关的文图,网络阅读量5万人次。

  三、伏羲庙景区制定多项预案,在疫情缓解开放期间确保安全。

  根据《甘肃省文旅产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导方案》和天水市政府关于统筹做好复工复产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2月23日,景区有序恢复开放。

  人文关怀让景区更美丽。伏羲庙景区还对持有医师证或护士证的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实行免费参观。为了解决疫情期间宅家群众的休闲旅游,对甘肃省内的游客实行半价门票优惠。

  为充分保障游客安全,景区每天调压缩开放1小时,定时对各个出入口和开放区域消毒清洁;通过精准售票,限制游客量,让游客不超过平日最大量的50%,防止游客大量拥护而增加感染风险;对游客进行实名制登记和现场体温检测,防止感染者进入;落实佩戴口罩、游客安全距离等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对旅游团队实行分时段、间隔性进入,控制团队游客总数在30人以内,减少人员聚集;预设留置观察室,做好对疑似感染者临时处置,切实打造平安景区、安全景区。

  伏羲庙景区对安全技术防范、火灾自动报警、防雷等设施进行了检测维护,更新灭火器175具,标识消防通道150米。制定了各种安全预案,进行了突发事件处置培训。邀请消防教官刘云鹏就疫情防控期间如何预防新冠病毒;如何正确使用酒精消毒等各项工作培训,为全面打赢防疫阻击战提供有力保障。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

摄影相关图片
重磅!古城天水5G“云赏花”来了 天水在线摄影报道:抬头看!“超 天水在线摄影报道:自由路的玉兰 天水在线摄影报道:今日之天水, 天水湖畔的玉兰花已经含苞待放, 天水在线抖音直播卖房第三站:秦 天水在线抖音直播卖房第二站:恒 天水在线抖音直播卖房第一站:恒 天水在线摄影报道:今天的天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