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4日,值“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天水市博物馆10名志愿者自带展板和教具冒着倾盆大雨,赴甘谷县六峰镇周家川子村中心小学,举办文物图片展、演出情景剧、教授制陶技艺等,为边远学校的小朋友送去浓浓的爱心和关怀。

“文化助力精准扶贫”当天,市博物馆志愿者一大早便冒雨,在两辆中巴车上装载教学道具和展板,精选10名志愿者赴甘谷县六峰镇周家川子村中心小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自带《伏羲功绩展》《天水市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展》图片展板,向该校师生免费讲解;演出了情景剧、课本剧《陶罐和铁罐》,让同学们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观看剧本,了解考古、文物修复等知识;让志愿者讲解并带领学生手工制作陶器,让师生体验制陶乐趣;最后,还向全校师生赠送伏羲庙猪年吉祥物100多个。

当天上午大雨滂沱,两辆中巴车载着10名志愿者冒雨前行,车窗外大雨哗哗声打在车窗上“哒哒”直响,因为这次活动时间已经提前约定好,为了讲究诚信、不耽误等待多日的小学生们,志愿者在没有雨鞋的情况下,前往周家川子村中心小学。本来,天气预报是阵雨,可一出秦州城区便暴雨如注,能见度不到20米,车辆只能在高速公路上缓慢开行。进入周家川子村后道路变得窄,多处转变只有倒几次车后,才能擦着路边的房屋而过。为了让展板和教学道具送到人口密集的学校院内,带队的杜丽敏主任下车在雨中泥泞路面上观察引导、指挥车辆前行,原本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走了近两小时才到达。校长们看到雨中前来志愿者的非常感动,立即集合全校师生参加听讲。展览开始后讲解员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用比喻、拟人等方法,认真的给同学们讲述《天水市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展》和《伏羲功绩展》图片展中的故事,为学校同学们介绍了伏羲功绩和天水历史文化。第二项活动开始后,志愿者把小学语文课中《陶罐和铁罐》改编的情景剧在教室内演出,让老师和小学生在熟悉的课文的基础上,看到真人演绎的陶罐和铁罐,更加明白了该课文的主题和为人处世的道理。第三项活动最受大家欢迎,小学生在志愿和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简单陶器制作,每位小同学得到一块由志愿者带去的特殊泥巴,同学们跟着志愿者当“泥水匠”,不到一小时,大家便学会自制简易陶坯,感受到泥土变化的魅力。伴随着一块块小泥巴在孩子们的巧手下纷纷变身形态各异的陶罐,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活动结束后,天水市博物馆志愿者向该校师生赠送了伏羲庙2019(己亥)年吉祥物,并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为边远地区的小学生送去了关爱和温暖,让他们在校园内参与了天水市博物馆的最新社教活动,通过志愿活动让小学生对天水历史文物有了一定的了解。活动也锻炼了志愿者队伍的时间观念和作风,特别是当车辆陷入村中道路的泥泞中,杜丽敏、彭玉婷等多名志愿者冒雨推车,完全不顾大雨淋湿衣服。当志愿者回到甘谷县城时,每人都是一身泥水,却没有一人有怨言,体现出志愿者的崇高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