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天水博物馆>>正文
一个重要的古遗址——郭嘉寺咀坪
(2019/3/19 15:11:36)  来源:天水市博物馆  打印本页

(图一遗址位置图)

  天水市博物馆组织实施的天水地区史前聚落的考古调查现已开展,由文物考古研究所具体承担实施、历史文化研究部配合,首先对秦安县进行野外调查。经前期的资料准备,对秦安境内的史前遗址已有大致了解,但我们相信在实地的调查中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和认识。

(图二人头形器口陶瓶)

  秦安境内的遗址基本都分布在葫芦河及其支流两岸台地上。葫芦河[i]是渭河上游的第一大支流,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向南流经甘肃省静宁、庄浪、秦安三县,在天水麦积区三阳川境内注入渭河,全长296.3公里。流域内地形北高南底,东高西底(东为六盘山系),河流发源地河床海拔1950米,南入渭河河口海拔为1130米。流经地区地理上属陇中黄土高原,地表被大大小小的河流切割的支离破碎,形成狭长的河川谷地,这些川地主要为县城和乡镇中心所在地,多数地形为黄土梁、峁,河谷两岸发育有多级阶地,一些大支流常年流水,小河沟长期干涸。在这些河谷阶地上分布有密集的古代遗址。着名的大地湾遗址就坐落于五营河[ii]南岸阶地上。除了众所周知的大地湾遗址,还需介绍一个重要的史前遗址,郭嘉镇寺咀坪遗址。

  寺咀坪遗址(图一),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遗址区处于郭嘉河汇入显亲河[iii]的汭部。该遗址发现于50年代普查。1956年,秦安县城北杨家沟口修筑拦洪坝时发现白灰面住室遗址和大量陶片和石器。县人民委员会通知省文管会,即派任步云、张仲生两同志前往清理。其清理地也叫寺咀坪遗址,该遗址清理出较为完整的齐家文化房屋,对之后的齐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很重要的资料[iv]。因地名混淆,2001年出版的《秦安县志》第970页介绍郭嘉镇寺咀坪遗址时,却将县城北寺咀坪遗址的发掘资料误用。而错误的资料又被甘肃省文物局官网公布,更为有趣的是,县志资料公布发掘房屋6座,而省局网站公布发掘白灰面房屋36座,这岂不是错上加错。在此以防混淆,县城北寺咀坪遗址应称为兴国镇寺咀坪遗址。1978——1980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秦安县博物馆(原秦安县文化馆)等组成发掘小组,在发掘大地湾遗址期间,陆续对秦安县的一些古遗址进行了调查,并发表调查简报[v]。简报所指魏店寺咀坪应是现今的郭嘉镇寺咀坪,在该遗址采集到有大地湾三、四期(仰韶中、晚期)的遗物,其中出土于寺咀坪的一件人头形器口陶瓶不失为古代先民创造的艺术珍品。器口部做成人头形,人面额头上有一排突起的短发,双眼为凹刻的圆孔,外加圆圈眼眶。高鼻梁,小嘴镂空,捏制的两个小耳朵各戳一个耳孔。细颈,上鼓腹,下腹内曲,腹耳已残,平底。高36.5厘米(图二)。现藏于秦安县博物馆。1990年北京大学和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葫芦河水系进行了一次考古学与地理学的综合考察,在郭嘉镇寺咀坪采集到大量标本[vi](图三)。

  

(图三寺咀坪遗址采集)

  寺咀坪遗址(图四),1989年被秦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遗址面积为11万平方米,经过我们的再次调查和较为精确的测量,遗址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是一个面积很大的新石器遗址(图五)。在面积广大的遗址区内随地可见古代遗物,调查组在地表也采集到数量颇丰的标本,可以确定该遗址的新石器文化至少开始于仰韶中期,仰韶晚期以及齐家时期是其文化的繁盛时期。寺咀坪遗址的重要性或许不亚于大地湾遗址,只是暂未发掘,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希望能得到妥善保护。

(图四 遗址地形图)

(图五 遗址航拍图)

  该考古调查项目受到中共天水市委组织部成纪之星人才项目资助

  [i]葫芦河。古名瓦亭水、陇水和长离水。《水经注》、明《秦安志》和清《秦安县志》均有详细记载。

  [ii]五营河。又名清水河,古名略阳川水。《水经注》、明《秦安志》均有记载。该河是葫芦河在秦安县境内的第一大支流。全长81.5公里。

  [iii]显亲河。古名显亲川水。《水经注》、明《秦安志》均有记载。全长58.8公里。

  [iv]任步云:《甘肃秦安县新石器时代居住遗址》,《考古通讯》1958年05期。

  [v]赵建龙:《甘肃秦安考古调查记略》,《文物》2014年06期。

  [vi]李水城、李非:《甘肃省葫芦河流域考古调查》,《考古》1992年11期。

摄影相关图片
己亥(2019)年春祭伏羲之送神仪式 关于本届天水年,我们的思考是这 莲花镇上演社火闹元宵(图) 己亥(2019)年春祭伏羲典礼(图) 古城天水正月十五灯如海人如潮(图 己亥(2019)年春祭伏羲秦腔公演(图 己亥(2019)年春祭伏羲之迎献饭仪 “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图) 天水伏羲庙举行2019年春祭伏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