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天水博物馆>>正文
天水市博物馆2019年春节期间社会教育活动安排方案
(2019/1/28 11:03:41)  来源:天水市博物馆  打印本页

  为充分发挥博物馆公众教育职能,丰富春节期间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普及文物保护知识、提高青少年文化素养,我馆拟在春节期间,开展集参观展览、开辟启智课堂、组织亲子活动、手工制作于一体的系列公众教育活动。让广大市民在博物馆度过一个难忘的春节。为了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特制定如下具体方案:

  一、活动安排

  1、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节,古代称腊日,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是中华民族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重要节日,一些地方有喝腊八粥的习俗。为了普及中华传统节日知识,弘扬中华祭祖、敬祖,知恩、感恩的传统美德,开展“春节序曲 浓情腊八”主题社教活动。

  活动对象:7——15岁青少年儿童(活动限报20名)

  活动时间:2019年1月13日上午9:00——11:00

  活动流程:参观天水市博物馆展览——聆听腊八节俗讲座——进行腊八祭祖仪式——制作五谷杂粮创意粘贴画——合影留念

  活动策划负责人:周秀兰   李媛

  2、“小年”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即小年,它并非专指一个节日,各地风俗、时间也不同,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江浙沪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无论南北,人们普遍将“小年”视为过年的开始。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开展“日新”阅“异——新年日历制作”主题社教活动。

  活动对象:7——15岁青少年儿童(活动限报30名)

  活动时间:2019年1月28日上午9:00——11:00

  活动流程:参观天水市博物馆展览——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看视频、听讲解——动手体验,制作新年日历——合影留念

  活动策划负责人:张娅   戴维嘉

  3、天水市博物馆已经连续三年在春节期间成功开展了“博物馆里七天乐,欢欢喜喜过大年”品牌社会教育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为了进一步做好这个教育项目,今年春节期间继续开展2019年“春节七天乐”活动。

  (1)正月初一

  活动主题:肥猪拱门 五福临门

  活动对象:7——15岁青少年儿童(活动限报30名)

  活动时间:2月5日上午9:00——11:00

  活动策划负责人:彭玉婷  李媛

  (2)正月初二

  时光匆匆,似流水,如落花。又是一年立春时,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用“二十四节气”这套时间体系指导着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2016年11月30日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然而现代社会,天气预报等科学预测已经很发达,那么它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吗?带着这样的疑问与责任,天水市博物馆创新模式,开拓思路,开展“二月立春雨水连 节气拼图贺新年 ”主题社教活动。

  活动对象:7——15岁青少年儿童(活动限报30名)

  活动时间:2月6日上午9:00——11:00

  活动流程:参观天水市博物馆展厅——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看视频、听讲解——动手体验、制作节气拼图——合影留念 。

  活动策划负责人:孟莹

  (3)正月初三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地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天水是全国文化名城,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多的地方之一,而挖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不但靠的是一份热心,更靠的是一份热诚,还靠的是一份文化自信。为更好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指尖上的艺术—少儿皮影制作”

  活动对象:7——15岁青少年儿童(活动限报30名)

  活动时间:2月7日上午9:00——11:00

  活动流程:参观天水市博物馆展厅——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看视频、听讲解——动手制作——皮影表演——合影留念 。

  活动策划负责人:杨朝迪  熊瑞琪

  (4)正月初四

  正月初四是女娲创世神话中的“羊日”,也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接五路,迎灶神”的传统。所谓“接五路”,指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迎灶神”,按照民间的说法,正月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盛的果品,焚香点烛并燃放鞭炮,以示恭迎。为了传递中国春节习俗中所赋于的民间传统特色文化,增添节庆文化气息,开展“接五路 迎灶神,民间诸神知多少”木板年画制作主题社教活动

  活动对象:7——15岁青少年儿童(活动限报30名)

  活动时间:2月8日上午9:00——11:00

  活动流程:参观天水市博物馆展厅——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看视频,听讲解——动手体验,制作木板年画——合影留念 。

  活动策划负责人:郭洁 熊瑞琪

  (5)正月初五

  看过清宫剧的人都会发现,有一件东西出镜率很高,那就是朝珠,长长地一串挂在胸前,不仅皇帝挂、百官挂,连后宫的女子偶尔也挂。不少人发现朝珠与佛珠的形式很相近,难道这竟是清代人对佛教的信仰吗?“珠珠带你接财神”主题社教,将带孩子们走近朝珠,通过观察触摸、现场试验、动手制作等方式,了解朝珠的奥秘,培养孩子们观察思考及创意动手能力

  活动对象:7——15岁青少年儿童(活动限报30名)

  活动时间:2月9日上午9:00——11:00

  活动流程:参观天水市博物馆展厅——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看视频,听讲解——动手体验,制作木板年画——合影留念 。

  活动策划负责人:刘倩玉 崔萍

  (6)正月初六

  活动对象:7——15岁青少年儿童(活动限报30名)

  活动时间:2月10日上午9:00——11:00

  活动流程:参观天水市博物馆展厅——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看视频,听讲解——动手体验,制作木板年画——合影留念 。

  活动策划负责人:戴维嘉 周秀兰

  (7)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是春节系列节日中重要的节日之一。人日,源于古神话,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魏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人日节时,中国女子会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或贴于屏风等处,也会制作各种花朵形状的剪彩相互馈赠。开展“人日”剪彩人,新年话吉祥主题社教活动,旨在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天水当地迎喜神灸纸人的风俗典故,让孩子们在动手剪纸的过程中体验年俗,学习中国民间艺术,传递新年祝福。

  活动对象:6—15岁儿童、家长

  活动时间:2月11日上午9:00——11:00

  活动流程:参观天水市博物馆展厅——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看视频、看剪纸展示——动手剪纸——合影留念 。

  活动策划负责人:许凤  张娅

  4、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为增加节日喜庆,开展“创意灯笼点亮祝福—天博带你闹元宵”活动。

  活动对象:活动对象:6—15岁儿童、家长

  活动时间:2019年2月19日(周一)

  活动流程:参观天水市博物馆展厅——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看视频——动手体验制作灯笼——合影留念 。

  活动策划负责人:彭玉婷  孟莹  杨朝迪  熊瑞琪

  二、责任分工

  总负责:刘玉璞

  活动总策划:杜丽敏  许凤

  前期筹备、现场负责人:杜丽敏  许凤

  宣传报道负责人:胡兆凡

  安全保卫协助负责人:邓光辉

  三、经费预算:38100元

  1、“春节序曲 浓情腊八” 2100元

  2、“日新”阅“异——新年日历制作”3000元

  3、“博物馆里七天乐、寓教于学过大年”3万元

  4、创意灯笼,点亮祝福—天博带你闹元宵3000元

摄影相关图片
甘肃第一条高速公路(图) 还记得2003年的天水街头,车辆还 还记得那是2005年,藉河风情线还 还记得那是1978年,龙城广场还是 还记得那是1984年,麦积山石窟长 还记得那是1984年,天水的南大桥 天水在线诞生了(图) 令人想起了盛唐(图) 烟铺大樱桃开始飘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