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成纪之星人才项目
《天水地区史前聚落的考古调查和研究》顺利开展
一 项目申报
为全面贯彻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市战略,培养集聚人才的示范带头作用,提升我市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天水市委组织部实施天水市成纪之星人才项目。2018年我馆申报《天水地区史前聚落的考古调查和研究》课题,经项目答辩和市委组织部审批,该项目得以通过,由李宁民研究员担任项目负责人,天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主要实施部门。
项目主要想通过史前文化资料分析和数据研究,明晰天水地区史前聚落的结构与变迁,深入探讨大地湾一期文化的分布及源流、师赵村一期的来源及分布、中国彩陶文化的源头以及陇东南地区史前文化的谱系等学术问题。以此为天水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等文化品牌的推出提供相关实物资料和线索。
二 项目筹划
此项目计划将在2—3年内实施完成,调查范围包括天水市两区五县几百个史前文化遗址点。将运用田野考古调查的传统方法和现代科技手段对天水地区史前聚落进行系统性调查,获得可靠的影像资料和相关数据。包括每个遗址点的地形勘探、遗址区面积核算、遗物标本采集等,完成遗址区三维地形图和等高地形图制作、实物标本的绘制、拍照及类型学分析,完成符合考古学科规范的遗址遗物文字编写等工作,并对一些重要标本进行科学检测。以期完成一部地方性的区域考古调查和研究的范例式成果。
三 设备购置
市委组织部提供10万元的资金资助,市博物馆配套后续所需项目经费。根据实际需求,购置了用于地形勘察和航拍的小型无人机,用于合成三维影像、地形图绘制、实物标本数字化的台式及移动图像工作站。并根据国家文物局印发《考古装备及设施配套导则(试行)》的决定的精神,给参与野外调查人员配备户外工作服等装备。野外调查期间要求统一着装,按规操作。

(图像工作站、无人机等)
四 工作开展
1、 标志设计
考虑到考古工作的需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本部室工作人员,集思广益,制作了以金文“天水考古”字样的徽标,图案素材挑选自清水刘坪戎人墓地所出的忍冬花纹车饰件和虎形铜带钩。这个标志将统一粘贴于工作服装及工作设备上,并在U盘上用激光刻上图标。塑造一个规范奋进的天水考古队伍形象。


(考古所设计的标识)
2、调查平南镇
此期间,项目组根据业内人士提供的一些线索,联系国家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对平南镇周围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新发现了几处遗迹,并做了小面积的钻探,推测为一处较为重要的遗址。同时也新发现了一处齐家文化遗址。逐层上报省文物局后,省局于2018年11月底下达文件,要求对平南镇发现的遗址做好保护管理工作,并配合省局做好2019年的勘探工作。
3、调查师赵村遗址
自从2017年年底得知平天高速要在师赵村附近通过,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人员与天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员一同到遗址实地调查,发现平天高速规划线路要贯穿遗址核心区。得知此信息后,我们逐层上报,最后勒令施工方停工。经过一年的曲折谈判,政府拨了经费,国家文物局批复了抢救性发掘申请,计划于2019年前半年进行发掘。
鉴于师赵村遗址的重要性,项目组多次调查了天水师赵村遗址,并进行了航拍,合成三维地形图。师赵村遗址是本项目调查的重要遗址之一,此次抢救性发掘对项目的推进有重要的意义。

(航拍师赵村遗址)

(遗址三维模拟图)

(考古所全体工作合影)
(天水在线编辑:吕婉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