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丰富青少年的课外文化生活,普及传统节日知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天水市博物馆本着“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的公众教育理念,针对小学生,开展了社会教育活动。
活动中,社教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中秋的由来及故事,带领青少年观看了中秋视频资料,对中秋与月亮的故事进行了提问,在与青少年的频繁互动中,普及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

了解完“月亮的前世”,社教老师又围绕着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现状,为青少年介绍了“月亮的今生”,让他们了解了探月工程的最新成果。
在手工布贴画手工制作环节,青少年发挥想象,用自己的巧手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手工作品。“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可爱的小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如画春色;“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高雅荷花等诗歌意象,在青少年的作品中呈现出来,画面栩栩如生,形象生动别致。

随后进行的飞花令环节,青少年以月为主题,进行古诗词诵读,灵敏的反应和丰富的诗词储备,让在场的成年人深受感染。很多家长们表示,能和孩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畅游,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非常有意义。
此次活动的开展,让青少年对中秋传统佳节知识和我国探月工程有了深刻地了解。活动调动了青少年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一期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趣味社教活动。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