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6日下午,团市委对口扶贫点的17名农村留守儿童,在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陪伴下走进天水市博物馆,孩子们在博物馆了解天水历史文化、体验传统拓片制作,完成了一堂别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体验课程。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感召和呼唤下,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背着行囊,走出熟悉的村庄,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农民工兄弟为国家和社会创造着财富,而他们的子女却失去了跟父母朝夕相处、快乐成长的家庭环境,这些留守家远的孩子,有的甚至从未走出过村子,接触过外面的世界。比起城市儿童,他们更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

为此,天水市博物馆在这个暑假专门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传播文化希望活动计划,通过带展览下基层、送活动入乡村、请留守儿童进博物馆等一系列活动,践行文化教育人人平等的宣教理念,将甘肃省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金种子”工程的落到了实处。

活动中,博物馆宣教人员带领孩子们参观了伏羲庙景区、博物馆展厅,以亲切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述了故乡的五大文化,让孩子们拓宽了知识面,增加了对历史文化的兴趣。之后,社教人员在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孩子们介绍了传统拓拓知识,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体验金石拓片技艺,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在社教人员的耐心引导下,羞涩寡言的孩子们不再紧张局促,我们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了越发清澈纯净的目光和如太阳花般绽放的笑靥。

精准扶贫不仅要让群众在生活上富起来,更要让他们在思想上站起来。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的,不仅仅是父母在外打拼换来的物质生活,更需要整个社会对他们的身份认同和精神文化关怀。博物馆公众文化教育,不是树之于庙堂之上的说教,而应该是涓涓细流润物无声的引导。

未来,我们会和更多的单位积极联动对接,让博物馆公众文化教育惠及更多的贫困地区,用一片赤诚之心播种民族文化的希望。

(活动现场)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