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0日,伏羲讲堂第二十讲开讲,天水市博物馆、伏羲学院特邀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冀青教授做客伏羲讲堂,讲授《斯坦因与丝绸之路考古学的起源》学术讲座。讲座由天水市博物馆副馆长汪保全主持,天水市博物馆职工、社会各界人士、天水师范学院师生共百余人聆听。
王冀青现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丝绸之路的文物资源;近代丝绸之路考古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斯坦因在南亚的考古学考察;斯坦因在中亚的考古学考察;斯坦因在西亚的考古学考察。在讲座中,王教授首先讲述了“丝绸之路”概念的产生,为大家厘清了丝绸之路历史发展脉络。接下来王教授讲了丝绸之路文物的大规模发现,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本次讲座的重点,斯坦因在南亚、中亚、和西亚的考察活动。从1900年到1931年,斯坦因对中亚地区进行了四次考察,主要的活动区域在我国的新疆和甘肃地区,发掘出大批珍贵文物。除了每次搜集文物,斯坦因在历次考察活动记录的日记,已成为目前敦煌学研究的主要依据,他关于中亚的考察报告与研究论著是当代敦煌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不可替代的原始资料。然而,我们在肯定斯坦因在学术上的成绩的同时,也应批判他在我国西北地区窃取和盗掘文物的行为,给我国的古代文化遗址造成严重破坏,也是对中国主权的践踏。讲座结束后,王教授与大家进行了热切的交流互动。

天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古代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随着丝绸之路的国际影响力在逐渐扩大,天水市博物馆充分发挥了伏羲讲堂的作用,邀请知名教授来我馆进行学术专题讲座,拓展了职工的学术视野,也为大众提供了文化服务,增长了大家的知识。

(天水在线编辑:吕婉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