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天水博物馆>>正文
社火流韵伏羲城(图)
(2018/2/28 8:30:24)  来源:天水市博物馆  打印本页

\

  2月27日(正月十二)上午 ,天水市秦州区社火表演队伍在伏羲城东城门进行表演,以表达人们对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的敬仰和怀念。

\

  今年社火由秦州区委、区政府主办,区委宣传部、区文广局、各镇、街道办事处承办。表演地点主要在伏羲庙东门口、南北路十字、龙城广场十字3个地点。庞大的社火表演巡游路线从青年南路开始,沿民主路、大同路、解放路一路行进式表演。

\

  社火是中国民间庆祝春节的传统群众活动,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的通称。社火来历源远流长,史称社火为“节日期间各种杂戏”,又称“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南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

\

  原始社会中,人类为战胜野兽而生存,常在猎兽之后庆贺,或聚会扮兽庆贺,教育后代,树立智、勇、谋各方本领。这是社火雏形,即最早的扮兽戏和“村傩”活动。农家以户族设“堂”,以村、堡设“社”;与“社”有关的事称“社事”,诸如“香火朝山会社”、“社火会”、“孝义会”、“自乐班会”、“曲子会”、“吃割食”(有地方称吃合食,也称‘吃割四)等等,把各种不同爱好的人组织起来,设会头,订会章,收会(社)员,交会费,有一定的感召力量和威望,遇有不规行为,也有权力处理。这种会社,每逢迎神报赛、庆贺集会,必然举行游艺活动,锣鼓火把助威,狮子龙灯游行,人群相随,显然是“人威”助长了“神威”,就形成了“社火”风俗,它与民间的“香火”还愿风俗(庙会风俗),如同挛生姊妹,正像民俗所述,“社火娱神,香火娱人”。其含意深邃而味长。

\

  目前,天水社火主要有四种表演形式,一是以区(县)和乡镇为主的社火,如今天秦州区社火内容以舞龙、舞狮、旱船、高台、夹板舞、鞭杆舞、唢呐等民间民俗节目为主,充分展示天水市秦州区丰富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秦州发展的新气象、新作为、新风采,为人民群众送上一道道颇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盛宴”,以丰富的精神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以自然村庄为主,以农家小院为场地的连续性黑社火。因社火都在晚上表演,因此,称黑社火。这种社火以村庄的农民为演员,以简易的舞龙、舞狮和秧歌表演为内容,从春节开始,以每个院落为单位,持续数10至天20多天演出,最长至农历二月二前,每个院落表演结束,才算全村春节社火结束。三是以骡马为伴,表演者骑在马上的马社火,这种社火主要以演员装扮古典戏曲人物,在道路巡游为多,时间在一天以内。四是高台为主的高台社火,表演者装扮成古代神话人物或戏曲精典人物,古代演员在轿子上固定表演,现代则多在小汽车或家用车上表演。主要看人物装扮和高台设置技巧。

\
 
(2018农历戊戌年秦州区社火汇演)
 
\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
摄影相关图片
雪落鸣沙山月牙泉(图) 航拍:雪落武当(图) 雪后初霁天水湖,分外妖娆! 雪后初霁净土寺,分外妖娆! 雪后初霁仙人湖,分外妖娆! 一场大雪,让天水穿越到了2700年 天水人因为2018年的第一场雪耍美 天水迎来2018年的第一场雪(图) 震撼航拍:这样的安徽第一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