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8日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三,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小年”。人们在“小年”祭祀灶神,开始打扫门庭、贴门神、剪窗花、写对联、置办年货,准备辞旧岁、迎新年。为了普及中国传统节庆知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天水市博物馆特举办了“欢欢喜喜剪窗花,热热闹闹过小年”的社会教育活动。天水市博物馆副馆长刘玉璞为活动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此次活动在介绍小年传统习俗的同时,特别邀请了天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水市美协理事康小花老师,带领孩子们了解了剪纸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亲手体验了小年窗花剪纸的制作过程,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
活动一开始,讲解员杨朝迪通过PPT演示为大家介绍了小年的来历及民间风俗。鼓励小朋友们积极参与小年神话故事朗诵,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了民俗知识。
随后,康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剪纸的种类、造型特点、代表纹样及运用场合。让孩子们切身体会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接下来,在康教授的指导和社教人员的辅助下,小朋友们亲自动手剪窗花。孩子们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实践中感受了民间剪纸的文化魅力。
在大家的积极配合下,此次社教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增长了知识,也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达到了预期的活动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