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月15日,天水市博物馆冬季练兵讲解员培训第一节课圆满结束。本次授课老师是首都博物馆一级讲解员刘萍,她主要针对博物馆窗口工作人员接待服务礼仪、服务岗位要求、讲解技能及参赛技巧等,展开业务培训。
通过这次讲座,提高了我们对自身工作的认识、规范了岗位服务标准,拓展了业务知识领域,弥补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使我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定位。我作为一名刚来单位不久的讲解员,能有幸和同事一起参加这次学习培训,是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我收获很多,体会深刻。
一、培养对工作的热爱情怀。博物馆不是一个旅游景点,而是我们终身学习的场所;它收藏着人类的记忆,珍藏着民族的灵魂。博物馆工作人员是历史知识的传播者,肩负重任。
二、提高讲解解员的工作能力、因人施讲。不断学习,力求讲解内容准确精炼,对文物的了解达到更深的层次。如参与文物出土地的实地勘测、了解文物后期修复情况等。

三、定期培训接待人员的服务礼仪,规范行走坐立。包括服饰统一、仪容大方、仪态得体、语言发音标准及岗位规范,良好的礼仪修养和服务技能可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四、提高职业道德与应急能力。所有工作人员应熟悉安全应急方案、安全疏散通道与急救措施,有突发情况时以观众为主,做到有序引导疏散。

五、提升博物馆品牌包装,加大宣传力度。打开观众对历史、民俗、艺术等多方位的“视界”。鼓励开展主题性强、互动性强的展览,配套“学习包”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
六、注重讲解比赛文稿的撰写和赛场表现、发音标准和声调节奏等问题。平时加强丹田呼吸法训练、控制气量训练、换气训练以及绕口令练习,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讲解水平。
在下午互动学习环节,我馆和各县区文博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十分珍惜这次与国家级讲解一线工作者零距离交流的机会。刘萍老师为全市讲解员做规范化讲解,主要就丹田呼吸法练习、讲解比赛状态调整、讲解稿件分析、逻辑重音选择及比赛技巧等方面进行了一一指导,解决了我们比赛准备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问题,达到了预期的培训目的。培训接近尾声之际,参加此次培训的所有工作人员对刘萍老师的敬业精神表示了深深的敬意与感谢,欢迎并期待她的下一次到来。

此次培训课程虽然已经结束,但我明白有更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在后面,使我学有所得的同时也深刻反省了自身的不足。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学习是一个不能停止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阶段。我们应努力夯实基本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讲解接待素质,力争使自己整体水平实现跨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