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天水博物馆>>正文
天水市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人员赴辽宁省博物馆交流学习
(2017/6/8 15:09:05)  来源:天水市博物馆  打印本页

  为了提升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文物科技保护的需要,此次我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人员前往辽宁省博物馆学习文物修复技术和仪器分析操作等工作。辽宁省博物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之一,尤以历代丝绣、晋唐宋元书画闻名天下,同时馆藏的辽代陶瓷、红山文化玉器、古地图与历代货币、青铜器、碑志也都各具特色。

  此次学习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书画修复,由于辽博是书画大馆,因此对书画的修复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理念,针对馆藏书画他们提倡原真性修复,在继承传统修复技艺的同时,结合现代技术改进操作过程,使得书画修复变得更易操控、更加安全,这种理念在浆糊制作、清洗、揭裱的修复步骤中都得以体现。 同时,他们还十分注重文物的信息采集,主要利用X射线、高光谱、显微观察、透光拍摄等,全方位记录书画表面状况、内部结构,以及各种颜料的分布、纸张厚度、补配痕迹以及印章痕迹等,便于将前后检验的数据进行对比,这样能够有效的检验和评估修复效果。

  二是陶器的补配,目前国内对于陶器大都使用石膏来补配,但其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石膏在补配时流动性好,容易弄脏器物,硬化后不易剔除,辽博的文物修复工作者用蜡作为补配材料做了许多尝试,通过加入填料改变强度和硬度,同时还加入不同的颜料,以尝试补配不同质感和颜色的陶器。

  三是脆弱金属文物的焊接,利用氩气保护焊对脆弱金属文物焊接,在氩气的部分保护下,电弧产生的等离子体对局部瞬间加温到600度左右,使金属的晶体结构重组,可以部分恢复金属的韧性,从而在进行矫形时不会发生断裂。

  除此外,通过讲座的形式了解馆内修复工作的新发展,例如霉解法去除纸质文物霉菌、现代科技在书画的信息采集中的应用、金属文物的焊接修复等;实地参观了辽博的文物修复工作室,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和实际操作,了解拉曼光谱仪、超景深显微镜、高光谱、等仪器的使用,同时实际参与到辽博文物修复的部分工作当中作为实践。

  通过此次的交流学习,充分感受到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加强馆际交流,互相借鉴,吸取好的文物保护修复理念和技术经验运用于我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还应加强研究,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更好的开展文物保护修复工作。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见证荷包制作技艺(图) 甘肃摩旅骑士营相约在天水掠影(图 烟铺村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图) 滩歌镇首届旋鼓舞民俗文化展演(图 烟铺大樱桃正式开采(图) 烟铺大樱桃已经全面上市(图) 天水在线提前探访2017武山菜博会 秦州区牡丹镇万亩牡丹园(图) 烟铺大樱桃已红上枝头(图)